“《可再生能源法》2006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它的意义在于从国家法律的层面上为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提供了保证和法律的支持。比方说,可再生能源是清洁能源,也是非常有发展前途的能源,但是目前开发可再生能源,或者说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其经济性与传统能源相比差距很大,但是中国无论从能源的长期安全供应上考虑,还是从环境保护来讲,都必须要发展可再生能源,减少煤发电。用风能,太阳能发电,虽然成本高,但只要符合国家标准,电网必须全额收购,实行‘全社会分摊’。”在全国人大可再生能源地方立法培训班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人大环资委委员王维城如是说。
王维城委员认为加快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对于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调整能源结构和保障能源安全的现实要求;是保护环境特别是保护大气环境的迫切需要;是农村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选择;是开拓新经济增长领域和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的有效途径。
为此,王维城委员提出以下建议:
一、节能第一。2004年我国GDP增长是9.5%,然而全国一次能源的生产总量却比上年增长15.2%%,仍然供不应求。这个事实对于从2000年到2020年(重要机遇期),用能源翻一番保证GDP翻两番的计划,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和质疑。中国的产值能费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反之,我国单位能源所产生的GDP值,水平低下,目前只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至十六分之一。
我国电网综合损失率为10%左右,美、日等国只有5%左右。我国目前各类电机效率的加权平均值比国外低3—5个百分点,在用的电机拖动系统运行效率比国外低近10%。我国的工业锅炉设计效率为80%(尚可),但由于管理水平差,实际运行效率只有65%左右,造成的电力浪费每年约2000亿KWH,相当于2.3个三峡水电站全年的发电量。
二、科学用能。热能的科学利用原则是温度对口、梯级利用。不能只从热力学第一定律计算热效率,更要从热力学第二定律考察用效率;热泵是既节能又环保的技术。
热泵技术是科学的节能技术,采用热泵技术供暖比直接燃烧煤或天然气,可节能20%以上,而且还是清洁的采暖热源,推广热泵技术有重大现实意义。
分布式能源系统中的冷、热、电三联供技术,是能量梯级利用、能源利用效率高的先进节能技术。其综合能源利用率在80%%以上等。
谈到发展可再生能源需要注意的问题时,王维城委员强调,各地发改委的主管部门要做好勘查工作,把好企业关,看企业是否具备条件,能否产业化。企业既要积极参与,又要科学有序参与,不能一轰而上。如小水电,不能跑马圈河,这样达不到预期目的。 2006年9月28日 (责任编辑:戴金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