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北京奥运会日益临近,奥林匹克知识教育已在北京市中小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2005年12月6日,当第一批“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标牌出现在京城二十所学校门口时,入冬的北京已经进入2008年奥运会倒计时1000天。 随着北京奥运会日益临近,以丰富多彩的形式进行奥林匹克教育已在中小学校园内广泛开展起来。花家地实验小学:我有小小奥组委
在花家地实验小学小小奥组委主编的“奥运专刊”上,贴出了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给小小奥组委主席黄桦的回信。几个月前,12岁的黄桦给刘淇主席寄了一封信,向刘淇爷爷“取经”,没想到收到了回信,这可让小小奥组委成员们着实激动了一把,大家都觉得自己离奥运会更近了。
从500名竞聘者中脱颖而出之后,74名小小奥组委成员们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什么都敢想,几个人聚在一起策划了“一班一国”的奥林匹克教育活动,每个班都选定了一个奥运会举办城市国家,了解该国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掌握奥林匹克知识,提高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趣,弘扬奥林匹克精神。羊坊店中心小学:动手动脑迎奥运
2月22日,四年级(5)班的贺瑶小同学一大早就来到了学校,手里紧紧捏着一份统计表格———这是数学老师留的作业,要求每名学生回家关注冬奥会的奖牌,并算出奖牌百分比。羊坊店中心小学注意将奥林匹克知识教育融入日常教学,老师经常在家庭作业中布置和奥运相关的内容。
在该校教学楼的橱窗里,摆放着贺瑶和同学们一起用废旧报纸做出的福娃欢欢和妮妮。在低年级教室门口的壁报中,6、7岁的小同学展示着用稚嫩的笔法画出的“福娃宝宝”。
22日对羊坊店中心小学的同学们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大家都要穿上具有特色的异国服装,代表着参加奥运会的各国运动员,模拟奥运会开幕式。虽然距离北京奥运会还有800多天的时间,但他们已经跃跃欲试地排练过四次。在开幕式上,同学们用自制的“奥运球”放礼炮礼花,用小手托起奥运希望。北京四中:让传统绽放新光辉
作为2004年雅典奥运会志愿者和都灵冬奥会圣火传递者、清华大学紫荆志愿者,研究生胡滨和奥运、志愿服务结下了不解之缘。但他说,这一切都得益于高中时在四中接受了志愿服务的教育。
在前往四中采访的路上,出租车司机徐师傅高兴地拍着车载放音机对记者说:“这盘英语带子就是四中学生给录的。”自2001年元月接待国际奥委会评估考察团后,四中学生经常开展以奥运为主题的青年志愿者活动。不仅是为出租车司机灌制奥运常用英语磁带,厂桥社区、北海社区、平安里社区也经常出现四中学生志愿服务的身影。一群白发老人拥着一个穿着四中校服的“小老师”认认真真学习英语的场景,每周都会上演。
据四中校长刘长铭介绍,四中的青年志愿者活动已经持续了20年,随着奥运会的临近,学生的热情将更进一步升温。北京九中:为奥运输送更多人才
说来也巧,雅典奥运会志愿者胡滨正是在九中上的初中,对于这所注重开展奥林匹克教育工作的母校,他说用“文武双全”来形容真是恰如其分。篮球健将赵文群、刘建立、刘建设,长跑名将董玉梅,九中一直在为国家输送优秀体育人才;战神篮球队,金帆舞蹈团,北京首钢篮球队拉拉队,九中一直在为学生的均衡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高三(3)班的刘畅同学从一入学就加入了九中拉拉队,已经上高三的她每天仍要安排两个小时的训练时间。像所有拉拉队队员一样,她心底也有个小愿望:希望能以东道主的身份在北京奥运会时为各国参赛队员加油助威。现今的刘畅和她的队友正在九中老师的指导下,一步步努力,以待梦想成真。燕化附中:让绿色奥运扎根
“让绿色奥运在心中扎根”是北京师范大学燕化附中最大的亮点。这所紧邻燕山的学校被群山环绕,靠近周口店猿人遗址,比邻北京市最大的生物净化技术污水处理厂———燕化公司环保事业部,借着天时地利,绿色奥运实践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在实践活动中,燕化附中的同学们在牛口峪水库进行了水质抽样和污染分析的研究性学习,还和老师一起,参与了环保教材的编写。学校还建立起青少年水资源再利用实验环保教育基地,让同学们在研究水资源的同时树立保护水资源的绿色意识。此外,同学们收集学习中的废旧纸张,换成环保再生纸继续使用,回家还要从亲友、邻居家里收集废旧电池统一回收,燕化附中的环保志愿者活动不仅成为燕山社区志愿者品牌活动,也是燕化公司八大品牌志愿者活动之一。
通过几天的采访,记者了解到,已经挂牌的20所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都在利用各种各样的形式,生动活泼地开展奥林匹克教育:顺义马坡中心小学编排了奥林匹克操,广渠门中学的中学体育选修课程改革、景山学校的“我为奥运做贡献”书画长卷……奥林匹克已在中小学教育中绽放异彩,浇灌出一株株生命之树、一朵朵青春之花。
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给奥林匹克精神在华夏的传播提供了良好契机。据北京奥组委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依照这个计划,北京奥组委日后还将跟有关部门联合,在全国范围内建立500余所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并依靠这些学校强大的辐射作用,在全国中小学广泛开展奥林匹克教育。
网络编辑:张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