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讯
时报《关注新农村,发现“星”青年》系列报道引起了社会强烈反映,寻“星”热线接到20多个电话,有毛遂自荐的,也有推选身边青年农民的。奉化女孩汪日露就是她身边的农民推选出来的“明星”。
这位因养苍蝇而文明的女孩,去年获得了第十届“中国杰出青年农民”称号。
目前,汪日露的“苍蝇工厂”年产蝇蛆1000吨,她首创的“蝇蛆饲养生物鸡蛋”技术已获国家发明专利,并用这项技术创办了3个生物鸡养殖基地,每天可产鲜蛋500公斤。
女孩盯上了苍蝇卵
“阳光雨露,我的追求!”这是1980年出生的汪日露留在QQ上的个性签名。
2000年12月,汪日露刚从杭州卫生学校毕业不久,在报上看到一条消息,说南开大学生物科学学院教授发现蝇蛆中含大量抗菌肽、甲壳素、自然抗生素等物质,蛆皮可提取珍贵的甲壳素,蛆浆还可分离出抗菌肽,而且蝇蛆可以养殖,这引起了她的兴趣。
汪日露的父亲汪首开从事水产品养殖已经数十年,父女俩在生活中发现,喂蝇蛆的鱼虾和鸡鸭就会长得特别快,汪日露下定决心要学这门技术。
当时,汪日露已分配到宁波市区一家眼科医院工作,爷爷奶奶听说她要弃医养蝇,竭力反对。但第二天,汪日露就联系了南开大学的杜荣蹇教授,经过谈判和考察,杜教授同意把技术传授给汪日露。
像养宠物一样伺候蝇蛆
第一次在实验室,面对一堆白花花蠕动的蝇蛆,汪日露怎么也不敢伸手去碰。
“面对这些在蝇箱里四处乱爬的蛆虫,我一见到它们就浑身直起鸡皮疙瘩。”整天与蝇蛆打交道,汪日露有时连吃饭都没胃口。时间一长,经过老师们的讲解和示范,她逐渐与这群“小讨厌”“同流合污,沆瀣一气”,大胆地将手伸进蝇箱,像呵护宠物一样。
这之后,她每天都要在实验室里呆上七八个小时,与那些博士生、硕士生一起做实验,并很快掌握了国内最先进的无菌蝇养殖技术。
汪日露养苍蝇的消息一传出,当地村民气匆匆起来阻止。汪日露费尽口舌解释,所养的苍蝇,是无菌苍蝇,它和家蝇、野蝇是有区别的,所产的卵粒,状如泰国的珍珠米,洁白晶莹,它们都是在绝对卫生的条件下发育成长的。
书呆子生了个书痴女
汪日露说,“我从懂事起就知道我爸是个‘书呆子’,我妈愁家中揭不开锅,我爸仍用买鱼虾的钱换来一大摞书,为此没少挨我母亲的唠叨,但我爸却用书本的知识在水产养殖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在初中时,汪日露也沾上了这种“坏习惯”,她除了买书求知余无所好。每次经过市场总要往书店里跑。只要是养殖科技杂刊,几乎毫不犹豫就要买下来,她为此赢得了父亲的赞许和母亲的揍。有一次去宁波一家书店买书,见这本也可,那本也好,买了一大摞书后掏遍全身的口袋却还欠一角钱,当时汪日露急出一头汗,幸好营业员见状帮她掏了这一角钱。
“父亲当上宁波市‘首届十佳农民读书之星’后,有人干脆说‘书呆子生了一个书痴女’。我就认了这个雅号。”说。
明星效应成“80后”创业典范
为带动周边500家养鸡户共同致富,汪日露还投资建厂,扩大蝇蛆养殖规模,扶持农户养鸡。她与12家养鸡户签约,由养殖场负责提供蛋鸡、防疫和技术指导,统一配制饲料,保证按合同价收购鸡蛋。汪日露还承诺,在遇到自然灾害时,养殖场对养鸡户的损失进行补贴。
汪日露的成功,让尚田镇桥棚村、西溪村、下畈村的不少农民,找到了一条全新的致富道路。眼下,桥棚村两户农民养殖的5000多只蛋鸡已陆续产蛋,这些蛋鸡可以带来10万元的纯收入。
汪日露的致富故事经时报刊登后,不少大学生对她敬佩不已。“汪日露的致富显现出80年代人的智慧。”浙江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的李明是汪日露的邻村人,他希望毕业回家后,也能用所学开创一翻事业,反哺家乡。(图片由汪日露提供)
村官说“明星”
奉化市尚田镇孙家村党支部书记孙本强:放下架子,敢于尝试,是“汪日露致富”的前提条件。如饥似渴的学习热情、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是“汪日露致富”的根本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