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江苏省东海种猪场保种繁育的老淮猪被国家首批列入“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地方保护品种,今年初在江西召开的全国地方品种保护会议上,老淮猪又被推上被保护的19个地方品种的第一名。
一个濒临绝种、只剩26头老淮猪的种猪场,如今变成了国家级保种繁育基地,在完成国家下达的每年保种156头老淮猪群的基础上,每年还有4000多头销往市场,有近万头以淮猪为母本杂交的三元杂交猪走进农家,成为全县及周边地区农民的一个致富项目。 目前,该场国家级老淮猪开发项目已通过专家论证进入实施阶段,千年淮猪正在变成农民发家致富的一件宝物。
老淮猪名为“黄淮海黑猪”,简称“淮猪”,是我国古老的地方优良品种,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在淮北平原成群饲养,后因战乱和水害,老淮猪逐步迁移到苏北以东海县为中心的地区饲养,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专家介绍,老淮猪是所有猪种的始祖,就连日本黑猪也有老淮猪的血统。
始建于1958年的东海种猪场最初主要任务,就是对优良品种老淮猪进行保种。进入二十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机制和市场变化的原因,这里保种老淮猪饲养“断奶”,不得不将所剩的保种老淮猪承包给农户饲养,最后仅剩下26头。新上任的场长任同苏看到这种情景,心急如焚,直奔南京农业大学,向中国养猪协会会长王林云教授求救。王教授激动地说:“老淮猪是不可再生的种质资源,其价值无法用经济来衡量;一个物种能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一个基因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盛衰。”在王教授的帮助下,任同苏及时将老淮猪保种繁育发展规划报到江苏省正在实施的农业“三项工程”,第一次得到50万元的保种经费。利用这笔经费,该场将承包给个人的保种老淮猪协商收回,并将外地36头保种老淮猪收购进场,当年老淮猪核心群就发展到76头。
在东海种猪场场部,最醒目的是技术顾问的名字。这些教授和专家定期到东海种猪场当好保种繁育老淮猪“保姆”。与此同时,该场先后邀请徐州生物工程学院、扬州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的上百名学生来场实习。该场每年还投入20多万元的研究经费,用于老淮猪的科学饲养研究。用老淮猪的基础母本与“大约克”、“杜洛克”等优良公猪为父本的不同杂交组合试验,筛选出了“大淮”、“小淮”等优良二元母猪杂交组合及“大杜淮”、“长大淮”等优秀三元杂交组合。
目前,国内市场上老淮猪肉价格每公斤上升到40元,国际市场上为20美元,老淮猪肉及其制品供不应求,春节前后,场长任同苏都不敢接购货客人电话。(何宜坦邹建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