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区光明街道变“消防队员”为“排雷工兵”,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以“五个一”包案责任制维护社会稳定发展大局,将各类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在萌芽状态。昨天,记者在最新一期的《光明街道矛盾纠纷调处“五个一”包案责任表》上看到,其中所列的8宗“包案”,2宗已经办结,6宗正在加速办理。 立足于包案责任制,今年以来,光明街道重特大刑事和治安案件、重大消防和生产安全事故、影响社会稳定的群体性事件全面实现“零发生”。
包案责任制化解纠纷矛盾
光明地区由于过去长期政企合一体制不顺等因素制约,经济发展相对周边街道及其社区明显滞后,涉及土地、住房、就业等矛盾纠纷不仅量多面广,而且政策性强、关系复杂,解决起来难度大,维稳任务相当繁重。为此,街道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基层基础年”和区委区政府确定的“治理年”的有关要求,及时成立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领导小组,并制订出台了《光明街道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方案》。
根据《方案》,每月下旬,由街道分管领导组织综治办、司法所、信访办、劳动所等职能部门联合开展社会矛盾排查,每周由各社区综治办组织社区民警、治保主任、出租屋管理员、安全巡查员、治安队队长等“五员”,对社区各类矛盾纠纷进行一次排查,并将排查的矛盾纠纷上报街道维稳及综治办汇总。而对汇总出的各类矛盾纠纷,则实行“五个一”包案责任制,即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归口调处,把责任落实到分管领导,落实到单位、落实到个人,实行“一个矛盾纠纷、一个责任领导、一个调处班子、一套调处方案、一个解决期限”。
《方案》在催生出“五个一”包案责任制的同时,还规定对因领导不重视、措施不到位、调处不得力、能够在限期内办结而没有办结的、办结不了又不及时报告的、造成矛盾激化酿成群体性事件的,严肃责任倒查,实行“一票否决”,给予责任追究。
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街道辖区某公司经营管理不善,一方面在追讨菜农缴交租金未果的情况下,未经相关部门同意,强行拆除菜农临时房屋,从而引发索赔纠纷,一方面因收地果树赔偿归属以及地租问题等导致争议。在排查出这一“问题隐患”的基础上,街道党工委一位副书记立即率领城建办、城管行政执法队、工商所、派出所以及所属地社区居委会等“调处班子”,制订出“调处方案”,扎根一线与公司及菜农双方反复协商调解,终于在“解决时限”前,将这一可能酿成群体性事件的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记者查阅《光明街道矛盾纠纷调处“五个一”包案责任表》,发现上面不仅列出了“矛盾隐患”、“责任领导”、“调处班子”、“调处方案”和“解决时限”,而且编印了序号、填报单位和相关说明,从而使“五个一”包案责任制环环相扣,落到了实处。
去年底辖区某工业区建筑工地拖欠工人工资约250万元,街道排查到这一问题后将其列表,作为包案处理。街道办事处一位副主任作为“责任领导”,及时率领“调处班子”制订“调处方案”,深入工地反复调处,在“解决时限”的今年元月底前,施工单位终于筹集资金将拖欠的工资全部发放到了工人手中。调处班子在此基础上又继续严密监控,进一步杜绝了类似欠薪现象的再度发生。
“干部下访”排忧解难
由社会矛盾纠纷排查机制催生出的“五个一”包案责任制,又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矛盾纠纷的全面深入排查处理,进而促进街道干部队伍牢固树立基层意识、群众意识,进一步由事后灭火救灾的“消防队员”转型为事前消除隐患的“排雷工兵”。由此,“群众上访”开始转化为“干部下访”,通过主动体察社情民意,关心群众冷暖疾苦,帮助群众排忧解难,从源头上维护和促进了社会稳定发展大局。
记者了解到,光明街道失业人员多达3061人,占整个宝安的18.5%,成为影响辖区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街道在“干部下访”挨家挨户摸底普查的基础上,出台了3项举措:一是对失业家庭中考上高中以上或拿到大专以上学历的户籍学生给予一次性资助奖励,既奖学又帮困;二是成立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基地,计划用3年时间对辖区所有户籍失业人员全部免费培训一次,以提高其竞争就业能力;三是举办公益性招聘会,为社区失业人员建档造册,开发和提供包括公益性岗位在内的就业机会。此外,街道户籍人员现已全部纳入社保范围,困难群众基本上都享受到了最低生活保障,光明同富裕工业园也正在加紧建设之中。
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也从基层、从源头消除了影响社会稳定的消极因素。街道维稳及综治办统计显示,今年以来,街道辖区内不仅没有发生1例重特大刑事、治安案件和重大消防、安全生产事故,而且没有发生1例影响社会稳定的群体性事件,广大群众和外来务工人员对社会稳定的满意度明显提高。(记者王荣李红郝又满 通讯员王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