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工合作医疗试行近一年来,试点区域内已有4879家企业、124万劳务工参加了合作医疗,定点医疗单位达到132家,初步解决了劳务工就医难的问题,基金收支平衡并略有结余。在去年11月份的1次调查中,近9成的参保人认为有必要建立劳务工合作医疗制度。
劳务工合作医疗试点刚开始时,范围仅限于宝安、龙岗两区的龙华、沙井、龙岗、布吉4个街道;去年9月份起,试点范围扩大到宝安区西乡街道、龙岗区龙城街道和横岗街道,以及特区内4区的沙头、莲塘、西丽、盐田街道以及沙头角保税区。
近一年来,劳务工合作医疗的覆盖面迅速扩大,2005年底,特区外试点街道区域内,劳务工合作医疗参加人数占工伤保险参保人数的71.8%,而在2004年底,住院医疗保险参加人数仅占工伤保险参保人数的13.28%。合作医疗试点区域劳务工就医难问题初步得到解决。市劳动保障局医保险处处长沈华亮告诉记者:“试点区域内布局合理、数量众多的定点医疗网点直接为劳务工提供医疗服务,既方便了就医,又保障了医疗质量。参加人不必为了省钱,舍近求远到无牌私人诊所就诊,而门诊费用低廉,做到了就医不贵,解决了因无钱不敢就医的问题,同时合理的报销比例既减轻了参加人经济负担,又抑制了过度消费,在满足参加人基本医疗需求的前提下实现了基金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目标。”统计显示,试点期间,劳务工合作医疗门诊次均费用为56.76元,大大低于深圳市居民2005年上半年门诊次均费用134.5元,也低于卫生部公布的2004年度我国县属综合医院门诊次均医疗费用77.2元。
劳务工合作医疗除了初步解决了试点区域劳务工就医难的问题外,也开始显现出其对社会方方面面的效应:首先参加试点的社康中心因门诊业务量成倍增长,自身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基层医疗网点得以激活;其次是医疗市场得以净化,指定劳务工在基层医疗机构如社康中心、医疗服务站就医,使得以外来工为主要病源的“黑诊所”逐渐退出市场,如在试点运作前,龙华大浪社康中心周边有5家“黑诊所”,试点运行后,这些“黑诊所”全部倒闭关门。(记者杨丽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