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是城市交通的主要载体,行车难、停车难问题的出现,固然有方方面面的因素,但城市道路的欠缺是显而易见的。目前,这个问题已在市规划、建设、城管、公安等部门中形成了共识,也得到市政协委员的重视和关注。 他们一致认为,中心城区道路已难以承载急剧增加的车辆的需要,城市道路拥挤和堵塞现象愈演愈烈,城市道路现状亟待改善。
城市道路已规划了快速干道系统
据悉,对城市道路的规划建设,一直得到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为科学指导城市道路建设,系统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汕头市于1994年就编制出《汕头市城市交通规划》,较系统全面地研究了汕头存在的交通问题,提出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交通设施规划方案和政策建议。规划明确了城市道路网络系统,根据对道路交通的需求分析提出高速路、快速路、城市主干道、城市次干道、支路五个道路功能等级,道路网络规划与公共交通、城市客、货运系统规划相结合。规划从区域分析入手,充分考虑到网络实施的可操作性,对每一层次的道路网络和道路交叉口进行规划。2002版《汕头市城市总体规划》在城市交通规划基础上,调整完善市区道路网规划,提升整个系统的多功能和服务水平。规划城市道路分为4个等级:城市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以城市快速干道系统作为城市道路骨架,把区域性长距离过境交通引到城市快速环路和横贯城市东西、南北向的快速路上,同时明确主、次干道的功能分工,合理引导车流的汇集和疏散,提高路网整体通行能力。规划城市快速路、主、次干道共96条537.2公里,网络密度为3.04公里/平方公里;城市支路的路网密度控制在3.5公里/平方公里左右;主干道一般设6至8车道,次干道设4至6车道。10多年来,汕头市大力推进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城市道路网络迅速向东区伸展、扩延,较好地解决了城市向东部发展对交通的基本需求;同时,城市道路逐步形成了较为科学合理、符合城市发展需要的网络系统。
中心城区80%以上道路已超过使用期限
但是,由于城市快速干道系统至今尚未建成,城市的过境交通和市内长距离交通主要依靠已经建成的主次干道系统,造成道路功能较为混杂,大量的过境交通穿城而过,严重影响城市内部交通,城市路网整体效能大为降低,在上下班高峰期交通拥堵尤其严重。同时,由于历史等多种原因,部分城市规划确定的道路未开通,成为“断头路”,像金凤路等城市交通性主干路,起着城市主要交通走廊作用,对城市路网效能产生重要影响。断头路的存在,降低了道路网络的通达能力,增加了部分道路的交通压力,影响了路网整体效能的发挥。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心城区道路交通环境开始出现不协调现象和问题。市公安部门认为,汕头市经济和城市快速发展,车辆保有量、城市交通流量也快速增长;而近年来汕头市投入交通建设资金少,城市通车里程增数和道路交通设施配套少,造成了车辆发展速度与道路扩建速度不协调、城市发展与交通供给不协调等现象以及占道严重、混合交通严重、乱停车严重等问题。同时,据担负市政设施维护的城管部门介绍,中心城区道路目前已经破损严重,80%以上道路已超过25年的使用期限,而原设计通过能力只有载重10吨的道路,经常有10吨以上的车辆通过,更是加大了道路破损程度。
重点解决影响道路通行能力的节点问题
交通拥堵问题是我国城市的普遍现象,尤其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阶段,城市交通问题更为突显。市规划局副局长黄锦林建议借鉴国内、外先进城市的经验与教训,根据《汕头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道路网络布局,集中力量及资金重点解决影响道路通行能力的节点问题,完善路网系统,以科学组织和最大限度提高城市交通效能。
近期城市道路网络建设重点应放在:一是加快汕樟北路等过境道路和建设的改造步伐,尽量减少过境交通穿越中心城区;二是加快一批对城区交通起较大作用的主次干道的建设和改造,包括加快金凤路建设进度,缓和金凤路以南片区交通压力;打通海滨路老港区至西堤渡口,疏导旧城区交通;打通中山西路,加快洄澜桥改造步伐,科学疏导石大桥中山路砸道交通流等;三是接通市区一些断头路,如建设金环西路跨西港河桥,沟通潮汕路、大学路的交通联系;打通黄山路、庐山路等。
记者感言:路通财通,城市交通要改观,道路建设是少不了的。当然,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是干事的前提。当前,解决影响道路通行能力的节点问题,是改善汕头市城市道路网络现状的关键,既可以有效地提升现有路网的通行效能,又可以避免在城市道路建设中的大规模、集中投入。以少钱办大事,针对性地投入城市道路节点的建设,是有可能也有必要的。(记者彭涛、林奕群、林馥盛,实习生陈晓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