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杀人分尸案查清
确定主要犯罪嫌疑人为阿洁
参与分尸的主要是其中惟一的男性王某
萧山警方提请检察院批准逮捕5人
记 者 全悦敏
本报讯 昨天下午,萧山5少年杀人碎尸案,警方已经查实案件经过和细节,并向检察院提请批准逮捕5个犯罪嫌疑人。
2月17日晚上,以18岁女孩阿洁为首的5个少年,把女孩阿红骗到钱塘江边,殴打后将阿红推下江,试图淹死她但未成功。随后阿洁等人强行将阿红带到另一女孩丹丹家里,在丹丹的房间,几人联手将阿红弄死,然后分尸。部分尸块抛入钱塘江,部分扔进垃圾箱。19日凌晨,萧山警方将5个犯罪嫌疑人抓获(详见本报2月21日、22日、23日连续报道
据警方透露,案件的主要犯罪嫌疑人为阿洁,参与分尸的主要是阿洁和王某(惟一的男性)。
街头拦访路人 监所走访犯人
5个高二女生调查未成年人犯罪
巧遇快报报道萧山少女被害案
急急打来电话说“吃了一惊”
好学生眼里的问题少年
记 者 殷志艳
昨天上午,杭二中高二学生姜同学打进快报热线说,她在快报上看到萧山5个少年结伙杀人分尸的报道吃了一惊,巧的是,前几天,她和同学刚做了一个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调查,他们在街头拦访路人,还去了少管所,做了一篇论文。
站在记者面前的是5位清纯、阳光的少女。他们对自己此次的社会调查,有一种掩饰不住的欣喜,但谈论最多的,也是让他们感触最深的,却是这4天调查的经历。
半数女生都想知道同龄人为什么犯罪
上学期末,学校给高二年级布置社会实践,同学们商量命题,姜同学脑子里突然闪过青少年暴力犯罪这个选题。
“我们都比较安耽,不太会生事,但平常接触的报纸、电视,同龄人暴力犯罪的事蛮多,我蛮好奇,想去少管所看看,做个调查。”姜同学此话一出,全班24个女生,有一半人要加入。老师说,一项调查最多只能5个人。”
近五成少年犯回答:
很多事父母问就说,不问就不说
5位同学设计了两份针对不同调查对象的问卷,一份给浙江省未成年犯管教所的在押犯,一份给普通市民。
给在押犯的问卷,由家庭背景、家庭教育、业余生活和学习情况四大部分组成,共27个问题,有86人填写。
调查结果显示:是否经常和父母沟通一题,48.3%的人回答“很多事父母问就说,不问就不说”;业余爱好和主要看哪类电视片一题,37.2%的人回答“上网聊天或玩游戏”,59.1%的人回答“看警匪片或恐怖片”。
重成绩的氛围让“差生”压力很大
5位做调查的学生,学习成绩都是中上,家庭和睦,经济条件也不错。其中两个学生的父母在银行和电力系统工作,另3位学生的父母,从事教育、医护或管理工作。
在少管所调查时,当问到在押少年犯是否有过学习压力时,很多人的回答让5位优秀学生很感慨,他们说,家庭、学校重学习成绩的氛围,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压力最大。学不好,就觉得抬不起头,就想逃避。
延安路拦访100人
大多数人回答:学习压力对青少年犯罪影响很大
“人们对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原因的普遍看法”的调查题以下,又分设8个小题。
街头调查问卷100分,回收99份,被调查者以学生和年轻人居多。其中,两个题目的答案选择非常明确——85%的人认为,学习压力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很大或有一定影响;65%的人认为,在经济收入、父母文化水平等家庭因素中,家庭是否完整对青少年成长影响最大。
街头调查感慨多多
设想中的最大支持者态度很淡漠
按5位同学的最初设想,被调查者的年龄层最好均匀分布,在购书中心访问年轻人,延安路的大商场访问中年人,西湖边访问老年人。
让5位同学意外的是,理想当中的最大支持者——中年妇女态度都很淡漠。“她们自己有孩子,应该很重视这个问题才对,但事实上,有的爱理不理,有的说要赶时间,没几个人肯填问卷。”
后来,5人兵分两路,一路跑到购书中心,另一路跑到银泰和解百侧门口,“我们专找那些买书和等人的人,拦住谁就谁,填好一份算一份,多大年纪就无所谓了。”
最佳配合者还是同龄人。“有些结伴的小年轻,看起来拽拽的,勾肩搭背地横着走,我们开始还担心,但是跑上去一说来意,他们马上就答应。”
一年轻人在问卷上补充:
世界上没有一个品格有问题的孩子
让他们印象最深的是,一位30岁左右的年轻人在填写问卷时,在“对品行有问题的青少年您会持何种态度”一栏,在选项“其他”上打了个勾,然后,在边上工工整整地补充了两句话:“世界上没有一个品格有问题的孩子,只有家长和社会的责任。”
还有一个40多岁的中年男人,一边填问卷,一边向这几个孩子倒苦水,说他自己的儿子整天除了看漫画,就是打游戏,管也管不住,头痛得不得了。说了好久才离去。 (责任编辑:戴金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