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环球科考的神秘面纱追踪
早报记者郭桂花
2006年1月20日下午2时30分,“大洋一号”经过297天、43230余海里的环球考察顺利在青岛近海抛锚。它创下我国海洋科学考察史上时间之最、考察里程之最,完成了我国第一次现代意义上环球大洋科考的伟大任务。
厦门参加此次环球科考的有5人。前两天的版面,本报介绍了海洋三所的刘欣以及厦门大学的洪宁博士和刘如龙硕士的经历,今天将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海洋三所的林荣澄、邵宗泽所讲述的环球科考花絮。
马六甲海峡防盗
进入了马六甲海峡及周边海域时,因为这一带现代海盗活动猖獗,他们武器先进精良、快艇速度也很快。为了保护船的安全,船上特别安排了一个新的值班种类———防海盗值班,由船长、政委和有经验的老水手组成。
领导小组还专门召集全体人员开会动员,大家具体分工以做好防备工作。
根据分工,水手船员负责操作有强大威力的高压水枪,调查队员等负责前后甲板守备,负责搜索了望海面上的异常情况。24小时都有人值班。
事实上,船上制定了相应的处理预案,一旦出现紧急情况,船员们都会出现在自己的岗位上。马六甲海峡整整走了4天,大家都充分做好戒备,平时“大洋一号”晚上都不开灯,只有在途经马六甲海峡时才开灯。最后大家还是安全地到达了新加坡。
“漂流瓶”连接中美友谊
向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投放漂流瓶是此次“大洋一号”环球科考的一项特殊使命。
受国内小学生的委托,要将载有中国人民和小学生友谊和2008年奥运会帆船比赛门票的漂流瓶投放到三大洋中。途经的三大洋都分别投递了两次漂流瓶。
漂流瓶是古代航海传递信息的一种古老方式,此次的漂流瓶里面都是青岛的小学生画得一些儿童画,内装奥运帆船赛邀请函,主题是“世界和平,共有一片蓝天”,里面还夹杂着一封邀请信,一个中国结。其中,有一个漂流瓶还是船长的女儿亲自做的。他们都希望外国的朋友们能收到这些邀请函。
美籍华人林间对漂流瓶的来历极感兴趣,他因此考虑要为中美文化交流做点什么事情。因青岛是中国著名的海洋科研城,美国马萨诸塞州伍兹霍尔则聚集了六所美国与世界一流的海洋科学研究机构,林间因此产生了让青岛的小学师生们直接与美国伍兹霍尔地区小学师生交流、联系的想法。
经过多方努力,青岛市福州路小学欲与美国伍兹霍尔的MorsePondSchool建立联系。目前,青岛与伍兹霍尔学校联系的桥梁已基本搭起,林间将寻找一位对中国师生交流抱有极大热心的美方教师,目前也取得一定进展。这无疑为中美小学生的文化交流提供很大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