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电视台
回顾去年那场应对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的战斗过程,心中有许多的感慨,同时也充满自豪。感慨的是,我们新闻工者在那段紧张的日子里的所见所闻;自豪的是,我们新闻工作者以对党的新闻事业的无比忠诚,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一场突发的水污染危机,让千百万人的目光在党委、政府的身上聚焦。新闻传媒作为群众了解党委、政府决策信息、运转作为的窗口,镜头、版面也自然要在这里汇聚。今天说来,那场应对水污染的战斗已是昨天,若干年后就是历史,但不管多么久远,都可以肯定地说,我们的镜头、版面见证的是责任,见证的是果断,见证的是高效和爱心。
2005年11月21日,每逢重要会议一向先到会场的记者,明显地感到节奏太快。一天之中连续五次紧急会议,让我们这些新闻记者都有些手忙脚乱。那是一次没有预期的紧急会议,当我们的记者赶到会场时,椭圆形会议桌旁已座无虚席,紧张与沉着、坚毅与果决一起写在与会领导同志们的脸上,那份凝重,那份庄严,使我们记者的心也都紧紧收缩起来。主持人开宗明义,会议议题关闭取水口,全市停水。紧接着,当前哈尔滨江段水质情况、污染团当前位置、苯类污染物含量、移动速度、预计到达哈尔滨江段的时间等各方面的资料和信息一一出现在与会的领导们面前。一个急迫的话语声响起,水源污染,必须停止供水。又一个话语声响起,400万人口的城市停水,世所未见,我们将面临空前巨大的压力,但我们别无选择。启动突发事件应对预案,增加市场供给,维护社会稳定,确保停水后市民有足够的生活饮用水。又是一个铿锵有力的声音。这些出自不同人之口的话语表达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和心声,为确保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停水。决心一定,公告立即发出,这迅速,这果决,为哈尔滨市民筑起了防控水污染的第一道屏障。
人们常说,在其位,谋其政。可这政怎么谋,决心怎么下,省市党委、政府颇费思量。说实话,在我们记者看来,停水公告已经发出,接下来就是组织动员市民储水,保证市场供应了。但事实证明,我们想得简单了。近400万人口的大城市停水四天,从停水公告发出到全市停水,满打满算市民只有两天的储水时间,百姓都能储上水吗,都能储上足够四天到五天使用的生活用水吗?延迟停水时间,能保证饮用安全吗?这一个又一个问号还在省市领导的头脑中萦绕着。又是一次紧急会议,根据污染团当前位置和最新移动信息,特别是污染团下方江段的水质监测数据,全面分析各方面情况,进一步征询专家的意见,又一个关乎百姓切身利益的决策形成了,延迟停水一天。紧接着,延迟停水一天的通知传遍城区的大街小巷。一天时间,就这一天的时间,此前没有储上水的家庭储上了水,储水少的家庭增加了储水。当已经滴不出水的水龙头再次溢出清流的时候,当家家户户都储足水的时候,你能不为党委、政府的这份责任心、这份真情所感动吗!
停水四天后恢复供水,说起来、听起来都似乎很简单。污水团一过取水口,检测水质,净化处理,供水不就解决了吗。就连我们这些爱刨根问底的记者,当时也没想到这承诺是那样的沉重,做起来是那样的不易。通过供排水集团的报告,大家对恢复供水各环节的工作都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过滤工艺设计到实验验证,从专家研究到领导决策,从滤料更换到设备检修,正如供排水集团的同志所说的那样,四天恢复供水,那是一场分秒必争的决战,是一场需要在有限的时间里闯过一道又一道难关的决战。那么,恢复供水的时间再多几天不行吗?5天、6天后恢复供水,我们能说政府不作为吗,能说政府没有效率吗?水质不达标,工程量大,任何一个理由都能取得市民的理解。但省市党委、政府没有这样做,也不能这样做,因为他们知道,多停一天水,百姓的生活就多一天不便,就会给百姓增加更多的负担。正是为了减少这不便和负担,我们电视的画面里、报刊的版面上,出现了一个又一个为早日恢复供水而日夜忙碌的领导干部身影。温总理在恢复供水现场的殷殷嘱托,省委省政府领导留在恢复供水现场的足迹,市委市政府领导在恢复供水现场的不眠之夜……所有这一切都在向人们诉说着、见证着,一个责任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关爱和忠诚。
成功应对突发的公共危机,必须万众一心,协调行动。而要做到这一点,就离不开党委、政府决策部署等各方面信息的及时传递,就离不开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和鼓舞动员。危急关头,各新闻单位超常规运作,全方位宣传报道,架起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沟通联系之桥。
水源污染,事发突然。市委宣传部应对水污染新闻宣传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事态紧急,新闻媒体要打破固有的运作方式,以超常规的手段获取最大的宣传效益。哈尔滨日报、新晚报立即行动,他们把平时夜里12点之前清样、印刷的惯例,改为凌晨4点清样、印刷。22日早6点,当读者捧着还微微发热的哈尔滨日报、新晚报,看到政府发出的应对水污染事件决策部署的消息时,大家一定不会想到,这里凝结的是新闻人通宵达旦的辛劳。此后的日子里,哈报、新晚报一个又一个超常规举措不断见诸报端,大容量、多版面的集中连续报道,把党委、政府应对水污染的决策部署,社会各方面的工作动态,污染团移动情况和水质监测数据等信息,源源不断地传送到千家万户,回答着人们心中的一个又一个思虑和疑问。
广播电台、电视台发挥信息传递迅速快捷、受众面广的优势,打破一个又一个常规,把所有频道、频率资源进行整合,所有防控水污染的重要新闻在各频道、频率同时播出。平日里,《哈尔滨新闻》每天播出新闻十几条,播出时间是20分钟,从22日开始,《哈尔滨新闻》每天播出新闻多达30多条,播出时间40分钟,有时还要更长。哈尔滨人民广播电台、经济广播电台全天大密度地布排新闻,平均每15分钟就播出一次。为了让市民在第一时间得到他们关心的信息,开辟了市委宣传部———新闻中心———播出线直通车。政府的各类公告、水情监测等信息从宣传部传真到我们电视台新闻中心,工作人员立即送到播出部,一两分钟,这些内容在电视下方就以滚动字幕的方式出现,而且是24小时不间断滚动。那期间,电视台《哈尔滨新闻》收视点达到13.67,创下了有史以来最高的收视纪录,也成为全国落地电视媒体新闻栏目的收视之最。
引导舆论,宣传群众,组织群众,万众一心,应对危机,是我们社会主流媒体承担的重要责任。为此,各新闻媒体紧紧抓住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采取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引导。哈尔滨日报、新晚报相继推出了“同心协力、共渡难关”等系列专栏、专题;市电视台制作播出了长达100分钟的大型直播节目《为了哈尔滨人民》。通常情况下,制作一个100分钟的直播节目,至少需要几周甚至几个月的筹备时间。可这次从决定制作到播出只用了不到7个小时的时间。7个小时要干相当于平常7周的工作量,这在平时真是连想都不敢想。干还是不干?能不能保证干好?对此,我们只有一个回答:干,而且一定要干好。在那7个小时里,台里每一名参与者都像陀螺一样在高速运转,十几个工种在合唱一个旋律,所有的人都在倒计时中和时间赛跑。27日19时30分,大型直播节目《为了哈尔滨人民》的片头准时出现在哈尔滨电视台5个频道中。温家宝总理充满深情的慰问、省市党委政府的科学决策、“一方有难八方支持”的动人场景、恢复供水的感人画面一一出现在电视荧屏……直播间里,观众的热线电话一个接着一个。有一位观众打进热线电话说:“没想到社会各界各部门为咱老百姓做了这么多事,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让这几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安然渡过危机。”此时此刻,新闻人本已疲惫的身体里热血沸腾,因为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希望,获得了力量。
应对水污染危机,党委、政府责任重大,新闻媒体同样重任在肩。正所谓真金不怕火炼,实践再一次证明,在困难和挑战面前,哈尔滨的每一家媒体都是一座坚强的战斗堡垒;每一名记者、编辑都是敢打能拼的勇士。
回首抗击水污染的日日夜夜,一幕幕动人的画面早已定格在脑海。27日凌晨4时,已经4天没回家的哈尔滨日报总编室主任编辑王方遒只匆匆吃了半包方便面就放下了筷子。27日是水污染事件报道关键的一天,下午就要恢复供水,各方面新闻一个又一个,计算机上已经显示有二十几篇记者刚刚传过来的稿子,还有政府各部门传来的政府公告和相关信息,所有这些他都要以最快的速度整理、分发、传递。实在是又困又累。他来到洗手间用冷水洗了一把脸,又拿出“拼命三郎”的劲头,硬是在一个小时内将这些稿件全部处理完毕。在短短的十几天里,哈报、新晚报刊发上千篇,刊发新闻图片300多幅。一个权威主流媒体的形象深深地扎根在读者心中。
从22日开始,哈尔滨电视台主持人申宁一直担任滚动直播节目《整点新闻》的主播,她每天至少要十几次走进直播间,既紧张,又劳累。可申宁硬是把一切都承担下来。27日中午,整点新闻播出刚结束,她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又接到担纲主持100分钟大型直播节目《为了哈尔滨人民》的任务。领导看到她那疲惫的神态,心疼地说,“要不今天的整点新闻换别人吧,你也喘口气。”可申宁说:“没事,我能坚持。”接着,她就一头扎进特别节目的准备中。晚上7时30分,带着全体电视人的重托,申宁丝毫不差地完成了任务。一位大连的观众在直播时打进热线电话说:“我本打算明天就买票回大连,但看了你的节目,我对哈尔滨战胜水污染有信心了,我决定继续留在这里。”
过去,很多人对哈尔滨制水三厂都只是耳闻,但停水之后这里却成为市民关注的焦点、新闻关注的焦点。当我们得知800名武警战士要进驻制水三厂,清理滤水池,添加活性炭的新闻线索时,三个采访小组立即同时出发。到了目的地,眼前的景象令人终生难忘:冰冷的厂房被800名男子汉搅得沸沸扬扬,平时洁净的车间到处是煤烟粉尘,穿梭的身影告诉人们,这里正在与时间赛跑。一张张年轻执著的面孔,一串串坚实铿锵的脚印,让人们立即联想到1998年抗洪时那撼人心魄的场面。没有犹豫,没有选择,我们的记者支起话筒,扛起机器,一段段同期声,一个个画面珍存在镜头里。哈尔滨的寒夜实在是太冷了,摄像员的手冻僵了,脚冻木了,就连摄像机都受不了长时间的超低温工作而开始罢工了。可是,我们的摄像员搓搓手、跺跺脚,将机器搂在怀里焐热乎,继续进行采访。我们的独家报道———新闻特写《14小时决战滤水池》播出后,观众反响强烈。这不仅仅是一篇令人感动的现场报道,更是新闻工作者敬业奉献的生动写照!(黑龙江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