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有奖评新闻
本报讯(记者钱滢瓅)盲人大学生真的“看”不见就业路?本报1月17日率先报道了上海首批盲人大学生陷入求职困境的消息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今天,家住松江区佘山镇的盲人大学生李冬终于“看”到了就业路。
今天上午10时,李冬在母亲的陪同下来到佘山卫生院,在认真地听完了就业协议书上的各项条款后,李冬在协议书上按下了自己的印章。
从下月起,李冬将在佘山卫生院办公室担任文秘工作并负责院刊院报编辑,试用期满后,他将成为医院的一名正式职工。据了解,为了帮李冬物色一个合适的工作,松江区区委、区政府动足脑筋,区残联的工作人员也跑了多家单位、碰了数不清的钉子,终于于上周四在区卫生局看见了希望。上周五,李冬接受了松江区卫生局的面试,经过自我介绍,并现场展示了电脑操作技能后,李冬欣喜地获悉他被录取了!
“看见他可以借助发声软件来编辑文稿,所以我们希望他能发挥这个才能,用耳朵、大脑、双手来编写报刊。”松江区卫生局人事科负责人告诉记者,为此,区卫生局还为他争取到了一个事业单位的编制。据悉,为了帮助李冬适应工作环境,卫生院还将为李冬在电脑上安装盲人阅读软件。
工作有了着落,李冬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落地了。对于即将掀开人生的新篇章,李冬充满了期待,当然他也知道还有许多坎坷,比如,每天坐班车去卫生院上班行不行?新工作上手容易吗?如何和不同的人打交道?这一切对盲人大学生而言都是一个个考验。
李冬签完字后,捧着协议书不肯放手 本报记者 雍和 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