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陆续闭幕的各地“两会”上,“幸福指数”成为一个被频繁提及的话题。细读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和“两会”的议案、提案,各地在制定新的发展规划、指标时出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变化: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问题越来越占有了更加重要的地位,“国计”更多地、也更密切地围绕“民生”展开。 ;(《新安晚报》2月28日报道)
注重社会发展的平衡与和谐,改变以往那种只重视经济增长数字、不重视国民生活质量的做法是一种进步。这标志着,本届政府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得到了重视和张扬。同时,作为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措施,注重“民生”、相对减轻对GDP硬性指标的重视,也显然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必然之路。
但是,眼下“幸福指数”仅仅是一种提法,相关的考核评价体系还没有出来,缺乏硬性指标的“幸福指数”也仅仅是“概念炒作”。所以我们迫切需要一些联系现实的硬指标来量化“幸福指数”,大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住房。房价已超过了普通市民的承受程度,住房的价格降不下来,对于弱势群体而言,显然“幸福”不起来。
其二、看病难、看病贵。经过平价药店的冲击之后,药价有了一定的下降,但医院里的诊疗费用却大幅上升,药价对很多人来说还是相对较高。由于投入不均等,一些小医院生存艰难、设施落后,而收费昂贵的大医院还人满为患。
其三、上学难。眼下,一个普通城市家庭供养一个大学生已经非常困难,更别提普通农民家庭了。供养一个大学生,农村的家庭需要砸锅卖铁、奔走借贷。这个问题不解决,很多群众都“幸福”不起来。
此外,还有腐败问题,还有公车问题、办事效率问题等等,无论哪一项,都时刻影响到普通群众的“幸福感”,都会让普通群众的“幸福指数”降低。基于此,个人以为,对于这些公众关心的同时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应该有一个相对严格的“指标体系”。
今天,“幸福指数”被第一次提出,这个指数应该包含更切实际、更便于操作,同时也更应该亲民的内容。只有这样的硬性规定的存在,“幸福指数”才不仅仅是一个“概念股”,而是能够付诸实施的“绩优股”。也只有这样,群众的幸福感才能增强、幸福指数才会高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