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增100家劳务工社区医疗站
167家农村卫生站即将转型为个体诊所
【本报讯】据了解,市卫生局今年将积极推进劳务工合作医疗制度,计划新增100家劳务工社区医疗服务站,为约300万劳务工就医提供方便。
据了解,我市从去年3月开始试行劳务工合作医疗制度,截至去年底,试点区域内参加劳务工合作医疗的企业4879家,人数达124万人,合作医疗定点医疗单位有132家,试点区域内劳务工就医难问题得到初步解决。
试点期间经反复征求意见、讨论,逐步形成了《完善深圳市劳务工合作医疗制度方案》和《深圳市劳务工合作医疗保险暂行办法》(论证稿)。根据该《方案》,劳务工参加合作医疗将享受到更多的实惠:如门诊药品目录由900种扩大到1200种,住院药品目录由原来的900种扩大到2077种,单价在90元以上的诊疗项目,由原来基金不予支付改为支付90元。大病门诊医疗待遇和大病门诊医疗疾病种类也有所变化:慢性肾功能衰竭门诊透析费由原来基金支付30%提高到50%,器官移植后使用的抗排斥药及恶性肿瘤门诊化疗、介入治疗、放疗或核素治疗发生的医疗费用,由原来不支付改为住院基金支付50%。享受这些待遇,参加合作医疗的劳务工只需每月缴纳12元(其中企业缴纳8元,个人缴纳4元)。
据卫生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为了满足劳务工看病需求,该部门今年将以工业区等劳务工的聚集地区为重点,批准设立100家劳务工社区医疗服务站,服务的劳务工数量也将从124万人增加到300万人左右,从而使劳务工花很少的钱走很少的路就能治好病。
【又讯】宝安、龙岗两区的农村卫生站纷纷申报转型为个体诊所或门诊部,卫生部门目前共受理256家,经过专家评议合格的167家。特区外原农村卫生站及乡村医生行医这一历史遗留问题正逐步得到解决。
据了解,宝安、龙岗两区实现城市化后,深圳的行政管理体制取消了村级建制,致使上述两区没有合法的村卫生站,历史遗留下来的一些村卫生站的执照也早已过期,变成了无证医疗机构。
为了妥善解决乡村医生行医这一历史遗留问题,卫生部门对持有原《广东省农村卫生站办站许可证》的乡村医生,给与一定的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其通过合法程序申报转型。
据悉,原农村卫生站持证人可以投资人的身份,聘用一个有执业医师资格证的医务人员作为申请转型的个体诊所或门诊部的负责人,将原来的农村卫生站通过合法程序申报转型为个体诊所或门诊部。
从去年11月上旬开始,宝安、龙岗两区对原农村卫生站申报转型进行受理,目前共受理256家,经过专家评议合格的167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