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深圳是座移民城,强烈的认同感是深圳独特的城市特征。
只要在深圳工作生活,都是深圳人——深圳如此看待“深圳人”这一带有地域色彩的称呼。但是,深圳这座城市追求的认同感并不仅仅针对新移民而言。 由于户籍制度的存在,深圳人的一大部分属于外来人员,而且很多人来自农村。认同,不仅仅是情感在城市扎根,而且还需要一系列的制度设计来保证后进城者享受到城市的社会发展成果。
认同是不可或缺的润滑剂
沈星(某房地产公司策划宣传部)
现在社会矛盾的根源来自生产力水平和分配造成的差异,这只能靠发展和制度安排来解决。现阶段要创建和谐社会,认同是不可缺的润滑剂。
因为有社会阶层的差异,才会出现需要互相认同的问题。不管是在什么社会中,都存在阶层差异,只是有时候大家待在自己的社交圈,对其他阶层的存在感受不明显。到了需要另一个阶层的时候,才发现大家其实是互相依赖、互相帮助的。意识到这一点,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
深圳的发展离不开无数外来工的默默奉献,现在到了深圳应该想想为外来工做些什么的时候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从政府层面讲,有关部门可以设立专门的外来劳务工管理机构,负责外来劳务工的管理、协调和服务。从社会层面上讲,可以组织民间机构为劳务工免费提供劳动、安全、健康、教育、心理等方面的咨询和服务;此外,还应该建立专门的社会服务体系,为外来劳务工提供基本的生存条件、安全、社会保障和福利、精神文化生活环境等保障;考虑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外来劳务工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从企业和外来工自身来讲,要积极参与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扩大保险的覆盖面,把更多劳务工纳入到社会保障中来。
认同首先要承认个人价值
马浩然(天威视讯数字电视宣传小组副组长)
我在四川长大,在北京上大学,毕业后来到深圳,从深圳去新西兰留学,然后又回到深圳。我感觉,深圳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城市,在这里很容易达到人与城市、人与人之间的认同。
走过一些地方,慢慢发现,认同其实包括了很多方面:语言认同、身份认同、文化认同等等。深圳是一个新兴城市,没有太多的文化沉淀,同时也就没有更多的束缚。深圳也是一个移民城市,大家来自不同的地方,有自己的方言,和别人交流时用普通话;来到深圳,大家都是深圳人,彼此尊重对方的文化差异,又共同形成了宽容失败的移民文化。这样的氛围,为创新、拼搏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可能我们忽略了,认同中相当重要的一点是自我认同。在深圳这个鼓励创新、不断发展的城市里,一个人要面对的并不是要适应什么,而是能创造什么。对一个创造性城市而言,对市民的要求不是他的身份、背景,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多少个人价值。城市认同市民的创造能力,市民认同城市提供的成功机会,当个人价值在这个城市里得到最大程度实现的时候,人与城市之间自然就达到了高度的认同。
应该从社区认同开始
陆玲(福田区益田村116栋居民)
现在,社区建设被高度重视,社区氛围的融洽、社区的认同是城市认同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前,我国是一个“单位社会”,人们生活在单位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要建立在以工作为基础的同事关系上。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与单位的紧密性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变化,而作为一个社区居民的社会身份越来越重要。
在现实中,同一社区居民的收入、教育、社会声望的差异扩大,使得居民的相互认同发生问题,表现为邻里关系淡漠化。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这一点,“重建邻里关系”成为很多人发自内心的愿望。这就需要一些载体和平台。
现在有两种平台对社区关系是很好的促进,一是社区居民自发组织的一些文体团队、协会。这些社会组织的成立首先是因为大家有着共同的兴趣基础,在这里不分你是外地的,我是本地的,你爱唱歌,我能跳舞,就自发地走到一起。这种形式的沟通相对容易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很多外地来的老人,开始还担心能不能习惯深圳的社会,但有木兰扇,有太极拳,很快让他们融入到这个城市。从远一点看,这种社区文化在现阶段的中国,绝不仅是人们自娱自乐的问题,而是建立和谐社会的根基问题。
另一种平台是网络,现在网上有很多论坛,有的以“亲子”为主题,有的以“登山远足”为主题。在网络的联结下,大家不分来自何方、不分年龄职业,为了共同的兴趣走到一起。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社区交流。
对于这样的社区平台,社会各界应给予更多的支持。有一个和谐的社区、有一群亲密的社区伙伴,让人心中充满了宁静,大家会热爱我们的家园,也会更热爱我们的城市。
认同感是城市的重要内涵
崇顺宝(宝安区建安新村9栋居民)
深圳是一个移民城市,一些人来了深圳很久,但却没有把自己当作“深圳人”。培养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们的身份认同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命题。
深圳提出要建设国际化都市,首先要让其他地方来的人融到这座城市里,这是必须迈出的重要一步。一个城市中的人际关系、和谐相处,是一个城市品质的重要内涵,也是城市软环境的重要指标。
培养城市认同感,最重要的有两方面的力量。从政府层面看,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要积极宣传劳务人员对深圳的贡献,倡导对劳务人员的关爱行动。同时,在政策许可的范围,逐步缩小政策方面户籍人口与非户籍人口的差距。有些暂时不能做到绝对公平,但也应该努力缩小差距。此外,要加强就业保护,政府应对外来劳务工提供相应的就业引导,保障他们工作中的正当权益。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把外来工纳入城市社会福利、救济、保险体系,
从城市居民方面来讲,大家都要以仁爱之心,关爱外来人员。人跟人总是要打交道的,本地人和外来人员相处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外来人员的身份认同。这些,是我们每个普通人在每天的平常生活中都可以做的。比如,对待餐厅的服务员,他们在服务上有不到位的地方,作为客人是不是会大声呵斥。一个外地来打工的人,如果在工作中经常遭到粗暴的或者是不善意的态度,很难喜欢上这个城市。这一方面,不但成年人要注意,还要着重培养下一代的平等与尊重意识。当成年人来到这个城市,有点陌生感可以理解,而下一代时常玩在一起,应该相对更容易产生亲近感,这也是未来这座城市的主人身份认同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