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同志:
1966年3月8日和22日,河北省南部的隆尧县和宁晋县,先后发生了6.8级和7.2级强烈地震,损失惨重。按行政区划,两地均属邢台地区,故称邢台大地震。40年过去了,当年虽只是个11岁的“小灾民”,但我对那时的事情印象颇深。 写这封信给军报,是为了寻找参加抗震救灾的解放军叔叔们。
1966年3月22日下午,我们正在小学上第二节课,突然觉得大地晃动,于是老师立刻指挥大家撤出教室。一眨眼功夫,股股尘烟腾空而起,全村房屋夷为平地,当场死亡4人……小村一片废墟,大伙儿无家可归。
第二天傍晚时分,我突然听到一个小朋友高喊:“快看,军车!”那时候,汽车还不多见,举目望去,夕阳下,村西口并排停着10辆军车,清一色的草绿“大解放”,甚是威武。
3月24日,震后的第3天上午,约八九点钟,我家的破院里,来了一高一矮两名解放军,大个子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绿军装,小个子军装还很新。大个子喊我母亲“大娘”,问我家都有什么人。母亲抱着小妹,领着大妹,指着我说:他爹在外边工作,家中就俺娘儿们四个。两位叔叔简单商量了一下,决定给我们家搭防震棚。在选了一块地势稍高、四周宽敞的地方后,他们挽袖子干了起来。我不能干,就跑前跑后,拿工具、找材料。不一会儿,两位叔叔都脱了外套,最后只穿着衬衣。临近中午,又一位解放军到我家工地,高个子叔叔喊他排长,排长问过进度,就让他们把棚顶压好,抹上泥,然后再到别家去。那天晚上,我们住进了新建的防震棚,一住就是两个多月。
打记事起,我们这一带就灾难不断。先是连续3年吃不饱肚子,接着1963年发洪水,颗粒无收。年景刚有好转,一场千年未遇的大地震,又让所有人倾家荡产。乡亲们的精神接近了崩溃的边缘,大人们凑在一起,长吁短叹,不知今后的日子该怎么过。救灾的解放军叔叔们,安顿好我们的吃住,又帮助我们恢复生产。时过春分,正是春耕的节令,他们整地送肥,样样带头干。更让我们兴奋的是,每到中午,他们还敲锣打鼓,演起文艺节目来。刚放学的小伙伴们,还有收工的社员们,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三句半、对口词、天津快板,他们现编现演,说的都是抗震救灾中的好人好事。那段日子苦中有乐,乡亲们的情绪慢慢稳定下来。
叔叔们何日离开,我已经记不清了。他们走的时候,我们正在上课。后来听说,送行的婶子大娘们都哭了,乡亲们一直送出老远老远。当年只是个小顽童的我,既不知道问叔叔们的姓和名,更不知道部队的代号。而今我已年过半百,童年的往事不时涌现脑海,我总无法忘怀在危难时刻给予我们援救的“亲人”们。我早就想寻找他们,无奈毫无线索。据《宁晋县志》记载,部队的代号分别是3573、3575、3577、4820、4655、4792、4768、4811、4573、4593、4799、4780、4617、4883等,共计8000余名官兵。现在,我想借军报一角,寻找那两位帮我们家搭了防震棚的叔叔。
到过我们家的叔叔,估计现在60岁左右。如果你们碰巧读到这封信,请通过报社和我联系。其他的知情人,也请互相转告。我想,叔叔们奉命救灾,印象一定很深。当年,你们未吃我家一口饭,没喝一杯茶。现在,如果你们方便的话,我想用家乡的泥坑酒、家常菜招待你们,以答谢厚恩。我衷心地期盼着……河北省宁晋县退休干部刘战锋2006年2月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