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陆续闭幕的各地“两会”上,“幸福指数”成为被频繁提及的话题,“国计”更多地围绕“民生”展开。(2月27日新华社)
今年初曾见报道,北京已将幸福感列入和谐社会指标,政府对市民的关注已从吃、穿、用、住、行等量化标准延伸到了生活的感受。 (1月18日《北京青年报》)作为公共利益的保护者和公共物品的提供者,政府把百姓的幸福指数当作追求的新目标,显然有益于提升百姓的生活品质。
“幸福在哪里,朋友啊告诉你”,这是一首老歌的歌词,可真正的幸福感显然无法通过“朋友告诉”而获得。现实告诉我们,许多人群还缺少起码的幸福感,比如我们的孩子———如果我们的孩子总是每天起早摸黑睡不够,能有多少“幸福”可言呢?
让柔软的幸福感坚挺起来,有些前提条件是不可缺少的。比如,幸福需有健康的身体,美国柯达创始人伊士曼就说“人生有4个存折:健康、情感、事业和金钱,如果健康丢失了,那么其他存折都会过期”;但人不免生病,如果“看病贵、看病难”总缠着你,还有多少幸福感呢?比如,幸福需要平安的环境,如果治安不好,没有安全感,百姓的幸福感也就成了空中楼阁。
提升百姓的幸福指数,对政府来说,有许多现实的问题要解决。我们面临的现实是,老难题往往未解决,新问题又时时出现。2月27日《报刊文摘》头版头条报道说,近两年,高校毕业生未就业以及短暂工作又迅速失业的人数激增,形成了日趋庞大的“新失业群体”———提高就业率,降低失业指数,让百姓有活干,这是多么紧要的事情。
经济指标是硬邦邦的,幸福指数是软乎乎的。把“幸福软指数”纳入发展目标,是对追求短期经济硬指标的一种消解,是对片面看重政绩的一种矫正。但我们同样要提防把幸福指数幻化成“软政绩工程”。真正可靠的幸福指数只能来自百姓,因为幸福感不是“头头”说了算,而是百姓说了算的,如果拿官员的“幸福感”充当百姓的“幸福感”,幸福指数肯定变味走样。
幸福是民生大事,让百姓的幸福感坚挺起来是我们共同的责任———而且,这是一个“幸福的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