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闪回:老占给区长信箱发去了电子邮件,希望能帮其寻找母亲。在《城乡导报》记者的帮助下,很快有了线索。元宵节,阔别57年的母子终于相认,欢喜之余,86岁的黄老太道出了“秘密”事:当年送人的还有一子二女,老占再次踏上了寻亲路……
上门容易相认难
“大哥就在杭州,母亲还有他的住址,找到他应该不是难事。 ”老占决定再去寻找大哥阿盛。
回杭州当晚,老占早早吃了晚饭,拉上妻子,找到了马市街某小区阿盛住的房子。老占敲了敲门:“请问这是××家吗?”开门的是位二十出头的小伙子:“是的,我是他儿子,你找他有什么事?”
寻找大哥出乎意料的顺利,老占一阵惊喜,正欲开口说话,这时,从屋里走出来一名中年妇女,老占坦诚地说明了来意,不料对方却说,“你找错地方了吧,这不是他的家,他家十年前就搬掉了。”女人的说法给了老占当头一棒,他疑惑地站在原地:“难道找错地方了?”
老占有些不死心,他又向小区的居民打听情况。“没错,这就是××的家!”大家肯定地说。
上门容易相认难,老占决定先回家再说。
第二天,老占想了点办法,找来了阿盛家的电话,打过去,接电话的是女主人,一听说是阿盛的“朋友”,就如实把丈夫的手机号码告诉给老占。老占拨通了手机,对方并没有否认自己就是阿盛,但他却说:“我没有这样的经历,你说的是很多年以前的事,我早就没印象了。”听阿盛这么说,老占有些无奈,他给阿盛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法:“大哥,哪天你想起了还有我这个弟弟,就和我联系吧,我等你!”
但时间过去半个月了,老占一直没有接到阿盛的电话。“这么多年前的事了,大哥不肯相认,他也许有他的苦衷吧!但我还在等他。”老占悻悻地说。
人海茫茫何处寻
大哥的家找到了,门也叩开了,但兄弟俩却未能相认,老占多少有些遗憾。但老占想:本来平静的家庭,突然有人上门来认亲,多少会把一家人的生活打乱的。想到这,老占更理解了大哥的难处。
老占想到还有两个姐姐也从小送人,于是想委托《新闻故事》专栏,为他寻找姐姐牵线搭桥。前两天,我们驱车前往余杭径山看望黄老太,看看老人手头是否还有这两个女儿的线索。
淅淅小雨中,我们一路打听来到了径山村。村子有点大,民房依山而建,从山脚一直延绵到山上。老占寻亲的事在村中早就不胫而走,一听记者要找黄老太,村民纷纷热情地指起了路:“喏,前面左拐就到了!”
在一间破旧的泥瓦房前,我们轻轻叩开了老人的门。进了屋,一阵霉味扑鼻而来。黄老太因腰不好卧病在床,得知来意后,老人回忆了起来……
抗战爆发前两年,黄老太从义乌辗转来到重庆,不久嫁人结婚生子。三个女儿一个接一个出生,迫于生计压力,她不得不出去工作。但这样一来,孩子就没人照顾了,黄老太便先后将大女儿和二女儿送了人。其间,小女儿不幸夭折。
抗战胜利后,大女儿随养父母去了台湾。黄老太想把二女儿接回来,一起回浙江老家。但四年的养育,女儿和重庆的养父母有了难以割舍的亲情,怎么也不肯回家。
黄老太只好只身回了浙江,此后双方断了联系,唯一的信物就是黄老太珍藏了60年的一张老照片:当年在重庆,她和两个女儿留下的一张合影。“二女儿的名字是养父母取的,我记不清她叫什么,只知道她养父叫陈小华,踩三轮车的,当年住在重庆二路口。”
回到浙江后,黄老太又生下三个儿子,因生活所迫,她又先后将其中两个送了人。
孝心期盼大团圆
老占说,找到生母后,心里是沉甸甸的。母亲晚年生活的凄凉,让他这个孝子伤透了心。他想出钱请老人到敬老院安度晚年,但固执的老人说什么也不肯去。几天前,他又将余杭径山的哥哥叫到杭州,商量如何照顾好母亲的生活。
老占还想做的一件事,就是想把母亲当年送走的两个姐姐找回来。他粗粗估算,台湾的大姐,现在已年近70岁,重庆的二姐也该有60多岁了。他想分两步走:先找到重庆的二姐,再找大姐。但六十年弹指一挥间,世事变迁,物是人非,就凭手头这张老照片,想找到二姐绝非易事。为此,《新闻故事》已与重庆的媒体取得联系,共同帮助老占寻找失散60年的二姐。
老占寻亲的故事在此暂时告一段落。是啊,对黄老太来说,失散50多年的儿子突然回到身边,这多少是一种补偿,儿子的孝心让老人逢人就夸;对老占来说,找到了魂引梦牵的母亲,就是重拾了亲情,但母亲生活的凄凉却让他深感不安。老占对我们说,他一定会尽到做儿子的责任,尽管这份责任来得很迟,他还要在母亲的有生之年,找到离散的兄弟姐妹,让这个支离破碎的家重新团聚。
(杭州日报记者陈良江楼时伟 杭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