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儿童艺术剧院演出剧照。
有人说,看一座城市是否充满活力,文化市场的活跃程度是其重要标志之一。曾几何时,有游客在西安感慨“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然而现在,不论是海内外游客还是咱本地老百姓,都能在古城找到属于自己的娱乐休闲方式。 近年来,西安市委、市政府积极推进西安“产业强市、文化名市”战略,打造出一系列亮丽的城市文化品牌,不断提升城市的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在西安的秦兵马俑、华清池这些物质文化遗产被人们津津乐道的同时,西安的文化市场、演艺经济也逐渐形成特色鲜明的品牌效应。
芙蓉园里“梦回大唐”
“仙乐飘飘何处寻,雁塔高耸入青云”。大型梦幻诗乐舞剧《梦回大唐》去年4月在大唐芙蓉园里上演以来好评如潮,那一幕幕灿若花团、幻若仙境的演出场景,一出出跌宕起伏的剧情,将观众引入对大唐文化的无限追忆之中。中国国民党前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和上百位国内外领导人在观看《梦回大唐》后都给予极高评价。今年2月16日晚,《梦回大唐》走出国门,首次在新加坡上演,拉开了全球巡演的第一幕。一位新加坡华侨看完演出当场赋诗一首:“丙戌正月正,唐风东南行;嫦娥舒广袖,霓裳动狮城;千秋大唐梦,万里中华情;盛世复盛世,明月海上生。” 西安精心打造文化品牌
秦风唐韵香飘海外
每当入夜,华灯初上,西安唐乐宫便飘出阵阵雅乐,西安市歌舞剧院在这里上演的大型乐舞《唐宫乐舞》已成为古城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
西安是世界四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西安市歌舞剧院上演的《秦俑魂》《唐明皇与杨贵妃》《秦风唐韵》等音乐舞蹈,再现了古长安的历史画卷,蕴含着秦汉唐文化艺术的神韵,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西安歌舞剧院是我市出访演出最多、接待国外宾客最多的艺术院团。去年8月,市歌代表国家出访瑞士,在日内瓦国际艺术节上献演大型古典乐舞《长安神韵》,向世界展示古都西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今年春节,《长安神韵》再次赴泰国演出,曼谷市民竞相观睹,场面异常火爆。
“世界惟一”的仿古入城式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西安南门仿古迎宾入城式堪称“世界惟一”。在古朴悠扬的古乐声中,金盔铁甲的武士们出城迎客,文武百官穿过吊桥以礼相迎,貌若天仙婀娜多姿的歌女迈着轻盈舞步,向远道而来的客人献上歌舞。经历10年风雨和辉煌的南门仿古迎宾入城式,至今已接待120万中外宾客。继美国前总统克林顿领略其独特魅力后,泰国王后、德国总统、新加坡总统等国际政要也纷纷光顾,西安的大门在宾客眼前徐徐打开……
如今路过南门广场,人们会觉得眼前一亮,大红的灯笼、笔直的御道,在巍峨的古城墙映衬下,宛如一幅气势非凡的画卷。站在吊桥旁,遥想当年金戈铁马,思古之幽情油然而生。以当年唐皇城“落桥迎客”为历史依据的城墙开城式去年在南门广场亮相后,更是吸引了大批游客,这一高规格的迎宾礼仪已成为西安最具知名度的“名片”。
儿童剧墙内花红墙外香
近两年来,每逢周六、周日,西安五四剧院门前就会拥来大批家长和小观众,这是西安市儿童艺术剧院在举办双休日演出。在儿艺上演的儿童剧中,既有根据世界名著改编的《丑小鸭》《皇帝的新装》,也有新编儿童剧《小猴聪聪》《寒号鸟·S狗》《森林奇遇》《木偶奇遇记》《青春战队》等。2005年,西安儿艺全年演出513场,创儿艺演出历史最高纪录,《皇帝的新装》《小猴聪聪》剧组还远赴广东湛江、佛山、深圳等地巡回演出,票房收入大幅上升。
作为世界著名的旅游热点城市,西安拥有丰厚的文化资源,人均GDP已接近2000美元,文化消费需求旺盛,市场增长潜力巨大。随着西安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西安文化产业已初步呈现出门类齐全、总体实力不断壮大的新格局。2005年西安文化产业各门类增加值的总和已达到62.2亿元,约占当年全市GDP比重的4.9%,其作为主导产业的重要地位逐年凸显,为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文\图记者周媛 记者感言
记者曾在610旅游公交车上听到一对外地游客的对话:“来西安一定得去大唐芙蓉园,看一场《梦回大唐》。”“真的好看吗?”不等对方回答,西安本地的乘客先笑了。的确,这是西安的一处亮点,也已成为西安人的骄傲。
这些年,像这样的亮点增加了很多。“老陕”们突然发现,在自己熟悉的这座古城,业余时间不光能看几场秦腔,还能走进以前很少光顾的豪华剧院,看一场话剧或精美的歌舞。周末,带着孩子到五四剧院看台儿童剧也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仿佛在不经意间,人们的生活悄然发生着变化。以前人家老外到西安来,参观完秦兵马俑、法门寺等重要文物古迹便“打道回府”,在西安呆的时间相当有限。而眼下,西安有了新的吸引力,这也让走南闯北的外国客人眼前一亮。据有关方面统计,如今老外在西安逗留的时间比原来多了一天,这一天主要用来欣赏西安“活”的文化,如观看具有秦风唐韵的音乐舞蹈,走进南门城墙感受古都的神韵等。别小看这一天,它给咱西安增加的旅游收入可是异常丰厚。
西安的文化市场虽然还没有北京、上海、长沙、广州等地活跃,但西安是古都,拥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打造文化强市,这就是最有力的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