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油新加坡公司重组恢复了投资者对中资企业信心——访新加坡证券投资者协会会长大卫·杰乐
新华网北京3月2日电(新华社记者林红梅)新加坡证券投资者协会会长大卫·杰乐近日在北京就中航油新加坡公司重组事件与中国各方交换意见。 他表示,中航油新加坡公司重组恢复了新加坡投资者对中资企业的信心。
2004年11月,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控股的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因违规从事石油衍生品期权投机业务发生巨额亏损,股票停牌重组。2005年6月,债权人以97%的比例表决通过了新加坡公司债务重组方案,新加坡公司走出破产危机。2005年12月5日,中国航油集团公司对外宣布,成功引入英国BP公司和新加坡淡马锡集团作为战略伙伴,共同重组中航油新加坡公司。2006年2月,新加坡公司新的董事会成立。
新加坡证券投资者协会是新加坡证券市场小股东的代表机构,属于民间的非盈利性组织。大卫代表16000多名小股东,对重组给予了大力支持。
大卫说,新加坡公司事件发生后,股民突然间一无所有。广大股民们当时的想法是,中国政府会怎么做?他当时面临着两种选择,一种是按照英美国家的做法起诉新加坡公司,让公司破产;另一种是协商解决。作为小股东的带头人,他很清楚,如果诉讼,让新加坡公司破产,小股东的股票将变成零。他和众多小股东们期望中国政府和中航油集团公司能够做出负责任的决定,重组公司。
大卫说,对中国国资委的领导来说,对中航油集团公司来说,做出重组的决定十分不容易,这毕竟是一条充满艰难的道路。100多家债权人和16000名小股民各有各的利益,立场也不同,重组时必须能够把各利益相关体的利益协调一致,使大家能够支持重组,这十分不容易。但是,在新加坡公司事件中,小股东、债权人、集团公司、战略投资者等各利益方手携手地支持、一起完成重组,如此巨大的破产重组成功事例在全世界绝无仅有,可以做世界上公司重组的典范。新加坡公司重组将作为化解危机的经典案例,在世界证券史上占据一席之地。
大卫表示,安然事件的结局是公司破产,英美人只相信诉讼,杀鸡取卵,股民们花费积蓄购买的股票变成了零,没有人保护股民们的利益。但新加坡公司做到了。
他认为,新加坡公司能够重组成功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一是政治因素,是中国政府对重组的支持,这是最重要的因素。如果没有中国政府的支持,新加坡的股民们不会对重组有信心,不会投票支持重组;二是小股东们的支持。大卫对小股东们说,大家不要制造噪音,要支持重组;三是中航油集团公司和新加坡公司的出色工作。他们说服了债权人同意重组,别把公司“杀掉”;和投资者协会多次沟通,协调小股东的利益;克服了很多困难,成功地引入了英国BP石油公司和新加坡淡马锡集团参股。他评价认为,集团公司的重组团队有很强的处理问题的能力,有很出众的沟通能力和谈判技巧,控制住了复杂局面,在新加坡树立起诚实、勤奋、聪明、讲道理的形象。
大卫说,新加坡公司重组使他深切感受到了国资委对海外中资企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展示出中国政府负责任的形象。
大卫最后建议,中国要加强对公司和股民的培训。他说,新加坡证券投资者协会在维护小股东利益的同时,日常还为上市企业提供服务,负责培训、教育公司的董事如何来改进公司的治理。如新加坡交易所、普华永道等都是协会的合作对象。此外,每周六,协会把小股民组织起来,进行培训,教他们如何理财。
中航油集团公司总经理荚长斌表示,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努力,新加坡公司顺利完成了债务重组,引进了新的战略投资者,定于3月3日召开特别股东大会,进行最后的表决,给重组工作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通过重组工作,集团公司增强了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提高了风险控制能力和公司治理水平,培养了一支具有能够按照国际惯例和市场规则处理问题的队伍。
荚长斌说,新加坡公司未来的发展,是集团公司一直考虑和关心的重点。为此,集团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组成强有力的新董事会,集团公司在全集团范围内挑选有较高专业知识水平和管理经验的人员出任董事,聘请的三名独立董事也是中新两国的知名人士,具有较好的从业经验和管理能力;二是准备选派一支业务能力强、具有开拓精神和国际视野,能够按国际惯例和市场规则办事,能为中新两国、社会各界都接受的管理团队;三是为进一步提高公司的治理水平,新加坡公司聘请了有关专家组成了公司治理评估委员会,委员会已经提出了一份很好的改进公司治理的建议报告,目前,委员会的大部分委员都进入了本次董事会,改进的建议也在逐项落实;四是虽然国内航油市场正在逐步开放,引入竞争,但集团公司作为中国航油市场的“国家队”,已经是世界第八大航油供应商,仍将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过去的几年,新加坡公司发挥规模优势,成功地为国内用户降低了航油采购成本,相信在未来的竞争中,新加坡公司凭借自身的优势,加上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肯定会保持在中国进口航油市场的主导地位。
荚长斌充满信心地说,新加坡公司会很好地吸取教训,走得更稳更好,向股东提供更好的回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