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分别对此予以报道,称其是“农地征用的和谐音”本报讯(记者)“厦门‘金包银’采取就地城市化原则,充分体现对失地农民的关怀,使失地农民不仅不用搬家,还确保了失地农民在失去土地这一安身立命的‘生产资料’后,很快获得‘出租房’、‘店面’等新的生产资料。 这些新的生产资料为失地农民提供了长期、稳定、丰厚的收入来源,实现了生产方式顺利转型。”最近,《人民日报》2月9日一版、《光明日报》2月13日5版,分别对厦门“金包银”工程做了报道。前者以《厦门:规整村镇建设造福失地农民》为题,报道了我市“金包银”工程规划最先动工的两幢楼——翔安区西亭村的两幢商住公寓楼顺利封顶,介绍了同安、翔安两个区将有37个自然村、2.7万农民将受益于“金包银”工程。后者以《厦门征地“金包银”的人文解读》为题,认为厦门“在征用土地过程中,忠实履行执政为民理念,努力寻找经济发展和人文关怀的‘契合点’,让百姓得实惠,让发展体现和谐。”
“金包银”工程
是厦门市委书记何立峰多次调研后提出实施的构想,在市委全委(扩大)会上形成决策。报道说,“这个示范工程的实施,按照当地百姓的话说,更多体现的是对老百姓的‘关心、关怀和关照’。”报道认为,“金包银”在实施过程中始终把人文关怀放在第一位,坚持“人民满意、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的原则。旧村改造不仅满足了工业集中区企业职工的生活需求,同时失地农民在大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得以明确,失地农民不再处于被动的消极地位。失地农民在与开发区形成利益的统一体过程中,看到了生活的美好前景,由阻力变成了强大的发展动力。报道介绍了“金包银”工程中,政府为失地农民提供养老保险,并且免费组织农民进行职业培训。报道认为,这样做的结果是,“这些失去土地的农民不仅不用为以后的生计发愁,而且还会实现‘就业非农化、居住社区化、就地现代化’,切实享受到厦门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和谐新生活。”报道指出,“‘金包银’项目进展顺利的背后,凝聚了政府各相关部门对人文关怀的精细领悟。”“为确保失地农民在‘金包银’工程中的利益不受侵害,厦门市各级更是千方百计创新思维、创新实践。”“随着‘金包银’这一极富人文色彩的政策的推出,农村征地难在厦门成为了历史。”光明日报当日配发的评论员文章《农地征用的和谐音》说,“厦门‘金包银’工程,关键在一个‘包’字。厦门市政府在推动城市化的过程中,将失地农民的生计‘包’入其中,保障农民应有的权利,使之分享城市化带来的利益。这是丙戌新春之际听到的和谐之音,令人欣喜。”文章认为,“厦门的做法,实际上就是在不改变现行农地转让规则的情况下,通过多种方式补偿农民利益,如建设‘底层店面上部公寓’的商业用房,提供养老保险,免费组织职业培训等。在这一方面,无论政府出台多少富有创新性的政策,政策目标是始终如一的,即人文关怀贯穿政策、利益考虑广大群众。这些政策实施得越充分,就越能实现政府的责任、社会的和谐。”文章指出,“在‘金包银’工程中,当地政府体察民意、关心民情,甚至将村民代表大会引入其中,都是规范政府行为之举,值得借鉴。”
“金包银”工程
是指政府在征用农村土地、规划设计工业集中区时,预留合适的空间,在村庄的外围进行统一规划,建设“底层店面上部公寓”的商业用房,提供给村民作为经营性收入的来源,基本实现每户被征地农民有一套居住用房、一套公寓(用作出租)和一个店面(或一定量的股份)。这里的“金”,实际上就是进驻工业集中区的各企业工厂,“银”就是指就地改造的村庄。(来源:厦门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