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如“脱缰之马”,房补像“沉睡之狮”。怎办?全国人大代表关则文提出“建立住房货币补贴动态调整机制”
本报“两会”特派记者 李宜航 崔朝阳 严丽梅尹安学余姝房价年年攀升,住房补贴标准却八年沉睡,纹丝不动。 以此房补,甭说买房,连租房都不够!怎么办?今天飞赴北京出席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委政研室主任关则文,行囊里装进了一份《关于完善住房制度改革的建议》。在这份沉甸甸的建议里,关则文提出“建立住房货币补贴动态调整机制”,即当调则调,应提则提。不仅仅房补,关则文认为:整个住房制度改革都亟需完善。
问题房价脱缰房补沉睡
从事政策研究的关则文敏锐地注意到:随着形势变化,住房制度的新问题日益凸现———房价如“脱缰之马”。这边开发商囤积、圈占土地,那边全国商品住宅价格自1998年以来一直呈上升趋势,其中2004年同比上涨高达15.2%,大城市上涨幅度更大。同时,住房结构失衡问题十分突出,大户型和高价位商品房供应量偏大,而以中低收入者为主要对象的经济适用住房投资从2004年以来一直呈负增长。据统计,2005年1-10月,全国经济适用住房投资下降了11.1%。房补像“沉睡之狮”。现行的货币补贴标准大部分都是1998年以前根据经济适用住房标准确定的,明显偏低。如广州市及广东省直单位的住房货币补贴标准,是按照1997年经济适用住房3500元/平方米的价格来确定的———科员280元/月,主任科员380元/月。这个补贴标准支付租房都有困难,更谈不上购买商品房。公积金未成所有人的“香饽饽”。由于住房公积金贷款手续繁琐、利率优惠额度不大,其缴存率和个人贷款率偏低。目前,广东省应参加住房公积金缴存的职工593.6万人,实际缴存的职工仅352.3万人,缴存率不到六成。房改还有“烂尾之痛”。比如,广州市房改办反映,2005年7月抽查了913个单位,因产权不清、烂尾楼、无用地资料、未交地价等原因,有408个单位的2万多套已房改出售住房无法办理住房产权证;部分符合房改条件,却没有参加房改的离退休干部职工,普遍要求一次性发放25年的货币补贴;易地调动干部及科技人员住房政策不完善,也影响了干部的交流与人才流动。
建议房补要随房价调整
下社区,访市民,问政府,查数据……关则文进行了大量的调研,拿出了完善住房制度改革的一系列建议:建立住房货币补贴动态调整机制。住房货币补贴标准要根据经济发展情况、职工工资水平、各地区普通商品住房价格变动等因素适时进行调整,同时要充分考虑未参加“福利房改”的干部职工支付能力低的特殊情况,适当提高住房补贴标准。加快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建设。要建立和完善面向城镇中低收入家庭的廉租住房制度,确保稳定的资金来源,着力扩大覆盖面;还要加强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和管理,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把建筑面积严格控制在60-80平方米,并严格审定销售价格、供应对象、上市交易管理。妥善解决“房改”后遗留问题。要尽快研究解决“福利房改”遗留的“房改房”产权、没有享受福利分房的离退休干部职工补贴、易地交流干部和科技人员住房公积金等问题,切实维护干部职工合法权益。要突出抓好稳定房价。既要着力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又要着力整顿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重点是查处违规销售、恶意哄抬房价、虚构买卖合同、发布虚假信息等行为。(晓航/编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