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素有“天下第一村”之称。前不久,华西村的老书记吴仁宝在村里召开了一个新闻发布会,吸引了众多媒体的目光。在发布会上,有记者问吴仁宝:“你为什么能够连续担任48年支部书记而‘不倒’?”吴仁宝微笑着回答:“我们做干部的,要‘三不倒’。 有了困难,不要被难倒;有了一些成绩,不要被夸倒;有少数人来吓你,或者压你,自己也不能倒。有了这样的信念,什么高压、恐吓也吓不倒我。”
连续担任48年村支部书记,经历过无数风浪和坎坷,却能够得到当地群众的拥护,又能受到上级领导的赞扬。这样的经验,的确值得总结,值得推广。
再看看我们的周围,有多少很有前途的人物,中途都“倒”在了自己的岗位上?有的干了一两年、三五年就“倒”了,还有的干了二十年、三十年,像最近审判的田凤山和韩桂枝等,官都做到了正部级,可还是“倒”了。而且“倒”得很悲惨,很耻辱,很狼狈。
吴仁宝能够一直“不倒”,我觉得主要有四个原因。
第一是他心里始终装着老百姓。“家有黄金数吨,一天只能吃三餐;豪华房子独占鳌头,一人也只占一个床位。”他始终把维护群众的利益作为决策的基础。上世纪80年代华西村第二轮创业时,他就提出了“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口号。华西越来越富了,吴仁宝又提出了“有福民享、有难官当”的新口号。而他自己则始终坚持“三不”:不拿最高工资,不拿最高奖金、不住最好的房子。华西村有成片的别墅式农家住宅,而作为华西村的掌门人,他至今仍住在一幢旧楼房里,坚持要待全村人都住进了新楼才肯搬迁新居。
第二是他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坚持实事求是。“只要坚持实事求是,就能大难化小难,小难变不难。”在华西村4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让人们惊叹的“妙招”。比如80年代,全国农村都搞分田到户,他没有跟风走,他把中央精神同华西村的实际结合起来,坚持走发展做大集体经济的道路。90年代,全国掀起了乡镇企业改制的浪潮,他也没有简单一改了之,相反提出了“一村两制”的新尝试。正是因为吴仁宝这些创新的思路,才使华西村找到了一条符合村情民情、实现共同富裕的好路子。
第三是他能够吃透“两头”。“如果你只跟上面组织保持一致,不同老百姓保持一致,那不是好干部。如果你只跟老百姓保持一致,不跟组织保持一致,那也不行,可能也当不长。当然,确实会有少数领导脱离实际,讲的事暂时不能做,那我会说,今后我要创造条件去做。用形式主义对付官僚主义,有时是个好办法,因为官僚主义比较喜欢形式主义。”
第四是他没有升官和出名的欲望。有一些人,不是被困难吓“倒”了,也不是被压力压“倒”了,而是被别人夸“倒”了。感觉是自己比谁都强,贡献比谁都大,那么多的成绩,都是我干出来的,那么多的人,都靠我来养活。所以提拔一定要先提拔我。否则就不高兴、闹情绪或者从其它方面寻找心理平衡,所以很快就“倒”了。(汪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