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得好: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站在“十一五”的新起点,我们理当以“千岁忧”的意识规划未来。
昨日,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向大会报告工作时提出,要精心选择带有前瞻性的重大问题,开展重点课题的专题调研。 “今后5年是我们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有机遇意识、忧患意识……”言语中充满历史责任感。
据报道,全国政协委员今年要关注9大热点问题,其中有“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与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五大新名词之一的“循环农业”一脉相承: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要常怀“千岁忧”,才能打造千秋伟业。
科学家关于地球的说法之一是,地球经过40万年的净化才有了今天的美丽,可是人类只用了40年就把地球搞得不成样子了:鸡得禽流感,牛患疯牛病,还不用说粮食、蔬菜的化肥和农药污染,更不用说土地的沙漠化、盐碱化和地球变暖。40万年和40年,这一万倍差距,正警醒着人类:不能再重复最近40年来牺牲环境换发展的路了,否则,想“净化”地球也来不及了。
今年两会的诸多热点,不管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还是建设创新型国家;不管是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还是解决社会分配不公,如果没有“千岁忧”的意识,是很难圆满完成的。
“千岁忧”的意识,其实就是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之一:探寻人类社会发展的科学规律,把目光放在五年之后、十年之后、百年之后、千年之后。而科学发展观,正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有了这样的共识,地球必将越来越美丽。
俗话说得好:但留方寸地,留与子孙耕。正如鲁迅所言,“杀了现在便杀了将来,将来可是子孙的时代”,“千岁忧”的意识,本就在我们心中有了感性的理解,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在全国两会上,由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提出更多理性的议案和提案。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这不是杞人忧天,而是未雨绸缪;“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这不是及时行乐,而是只争朝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