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出台并于本月22日起正式施行
科技功臣最高奖60万
本报讯(记者梁峡林实习生杨蒳)为奖励在促进发明创造和科技成果转化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经省政府第75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陆浩省长日前签发了《甘肃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并于本月22日起正式施行。 《办法》规定,科技功臣奖每2年评一次,每次授予人数1-2名,科技功臣最高奖60万元,科技功臣本人可得20万元。这标志着近年来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甘肃省科技功臣评选工作今后将作为省政府的一项规章制度而得到认真贯彻落实。 两类人可申请科技功臣奖省政府设立的科学技术奖,分为科技功臣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等四类。科技功臣奖授予以下两类人:在科学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及高新技术产业化中做出特殊贡献,取得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在某一学科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或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的。对科技功臣奖获得者,授予由省长签署的“甘肃省科技功臣”荣誉称号,省政府颁发荣誉证书及奖金。科技功臣奖不分等级,每两年评一次,每次授予人数1-2名。
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设一等奖、二等奖及三等奖3个等级,每年评选一次,奖励项目总数不超过200项。
科技功臣个人拿20万科技功臣最高奖60万元,其中,科技功臣本人可得20万元,20万奖给完成该项目的其他有功人员,20万元用于改善科研、工作条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分别奖4万元、2万元、1万元。省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的事迹记入本人档案,作为考核和享受有关待遇的重要依据之一。
弄虚作假撤销奖励《办法》规定,剽窃、侵夺他人的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及其他科学技术成果的,或者以其他不正当手段骗取省科学技术奖的,经查明属实,由省科技主管部门报省政府后撤销奖励,追回奖金和证书,其主要申报人两年内不得再申报。推荐单位和个人提供虚假数据、材料,协助他人骗取省科学技术奖的,给予通报批评,严重者取消推荐资格。参与评审的专家或工作人员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给予通报批评,严重者取消其评审资格。社会力量未经登记,擅自设立面向社会的科学技术奖的,要予以取缔。市、州可设立一项科技进步奖。
已有4人获得大奖据记者了解,我省从2000年开始举行评选甘肃省科技功臣活动,2000年度、2001年度、2002年度、2003年度各有1人获此殊荣,每人及所在科研组都获得了60万元的奖金。
2004年度该奖项因无合适人选而轮空,2005年度的该奖项正在评审中。
本报记者梁峡林
2000年度:周祥椿2001年6月4日,我省第一位科技功臣、兰州农业学校研究员周祥椿从省上领导手中接过了一个60万元的大“红包”,并获得“2000年度甘肃省科技功臣”称号,这是迄今为止我省奖励金额最高的科学技术奖项。周祥椿祖籍上海,大学毕业后来到甘肃,45年来,周祥椿先后培育成小麦新品种23个、亚麻新品种4个,累计推广7800万亩,新增纯收益18亿元。
2001年度:邓元凯2002年7月31日,省委、省政府在兰州召开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向2001年度甘肃省科技功臣、西北电力系统首席专家邓元凯颁发了奖章、奖励证书并给予现金奖励。
2002年度:廖世安天水锻压机床厂总工程师廖世安,主持研发了国家高技术产业示范工程《大口径直缝埋弧管成套设备及产品制造》项目,开发出12台(套)关键设备,其中8台(套)属国内首创,解决了13个技术难题,该设备已在“西气东输”国家重点工程中成功应用,填补了我国不能制造大口径直缝埋弧管成套设备的空白,结束了依赖进口的历史,满足了我国西气东输重点工程建设的需要,仅此一项,每年可为国家节约外汇8000万美元。
2003年度:刘孟州甘肃农业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刘孟州教授,在猪育种、养猪产业化和人才培养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先后获9项省部级科技奖励和2项国家专利。著有《中国培育种猪》一书,提出了配套系育种的理论,育成了甘肃白猪和3个专门化瘦肉型猪新品系与华特猪配套系,制定了《华特猪配套系地方标准》,创建了“工厂+农户”的“新华模式”,在西北五省区建成了44个万头级工厂化养猪企业,并将工厂化养猪工程工艺配套技术推广到全国。刘教授为解决农民增收问题指出了一条非常具有可操作性的路子。
本报记者梁峡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