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永宁县杨和镇纳家户村,有一个现在只有6个老人居住的敬老院。虽然这里的老人们无儿无女,但是,从1986年开始,每到周末或节假日,总会有些年轻人来看望他们,帮助他们打扫卫生,与他们说笑、聊天,给他们读报纸、讲笑话,还有一些孩子甚至给他们打煤球、翻田地。 虽然20个年头过去了,这里的老人也渐渐地减少了,但是,来看望老人的年轻人却没有减少。人虽然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是,行走的脚步却风雨无阻。他们就是宁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青年志愿者,与敬老院的孤寡老人之间演绎着———
3月4日,星期六。一大早,在永宁县杨和镇纳家户敬老院居住的6位老人和院长苏秀芳早早就起床了。老人们惦记着今天是周末,宁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孩子们要来了。
此时此刻,在宁夏大学北校区,一些学生们也早早地起了床,收拾着要给爷爷奶奶们带的礼物及表演节目需要的道具等。上午7时50分左右,他们已经坐上了开往永宁的校车。一路同往的还有系里的杜天奎、马峻等老师。
上午9时左右,学生们到达了目的地,有些学生已经来过几次,而有些则是大一的新生。走进敬老院,学生们就开始忙活了,为老人洗衣服、扫地、擦灰。活儿干完后,学生们就围坐在老人的土炕上,陪着老人们聊天,问他们的身体状况以及平时的生活等等。
当天,学生们还编排了几个小节目,有陕北民歌、京剧清唱、口琴独奏、萨克斯独奏,还有歌舞。老人们边看边鼓掌,乐得嘴都合不拢了。
亲情:从20年前开始
据介绍,1986年,也就是敬老院刚刚建立两年的时候,原宁夏农学院生物系(宁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前身)的一些同学和老师,无意中发现了这里的敬老院。当时,敬老院条件相当差,院子里坑坑洼洼,一下雨就泥泞不堪。看到这样的情景后,系里的老师就动员系团总支成立了一个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定期到这里为敬老院干些力所能及的活。从那一刻起,这里的老人们和学生间的联系就再没断过。
3月4日,记者在敬老院一间面朝东的屋子里看到,北墙上挂着宁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制度条例,志愿者服务的项目清清楚楚,主要有提供花籽和菜籽,为院里的小菜园平地、翻地、施肥、种花等。这里的老人们说,学生和老师们只要来了,不光是条例上有的,什么活儿都干。
老师:老人就是自己的亲人
作为辅导员,从1996年开始,杜天奎老师就接手了青年志愿者活动,经常带着学生们过来。每年在学生毕业的时候,都要定期来这里看望老人,这也成为毕业生和师弟师妹们交接的“大事”。时间长了,杜老师感觉这里住着的老人们就像是自己的亲人一样,没事的时候,他总是来看看老人,给他们带些奶粉、糕点。日子久了,这里的老人都认识杜老师了,只要看到杜老师来了,老人们就争着把他让进屋。
杜老师说,其实老人有时候像孩子一样,他们的心理是很脆弱的,尤其是孤寡老人,更需要社会的关爱。
老人:不再感觉孤单
今年已经80多岁的马爷爷,在敬老院里已经住了20多年了。20年来,学生们不间断地来看望他们,让马爷爷十分感动。他说,一开始,敬老院里的路不平,阴天下雨就没有办法走动,孩子们周末来看他们时就帮助他们拉土,将院子铺平,后来孩子们又在这里铺上了砖。原来,敬老院里没有树,也是孩子们在春天来时种上的,现在,有些树木都已经碗口粗了。
现在,在敬老院里居住的老人中,樊奶奶是年龄最大的,今年已经92岁了,但她耳聪目明。樊奶奶说,她是丈夫去世后才来到敬老院的,已经8年了。每次看到孩子们来,她的心里就特别欢喜,心里也不孤单了。
院长:感激之情从心底涌出
苏院长来到敬老院已经7年了,她说,这里人最多的时候住着14位老人。管理和给老人做饭、伺候老人生活起居都是她一个人,虽然有各级领导的关心,但是有时候她感觉一个人支撑一个敬老院挺不容易的。可是,每逢周末和节假日,老师和学生们的到来减轻了她的负担,也让她心里充满了阳光。
面对志愿者20年不间断的关爱,院长和老人们的感激之情便从心底涌出。苏院长特意制作了一面锦旗,上面写着:“宁大学子心系敬老院,二十年真情奉献爱心”。在苏秀芳院长写给宁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感谢信里写着:“20年了,千人次的学生老师为我们义务劳动,就连寒暑假也不间断。老师和同学们用一双双热情的手,温暖了敬老院孤寡老人的心灵,使老人们生活在一个充满阳光和爱心关怀的大家庭里,使他们不再孤寂,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如今,生命科学学院的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走过了20年的历程,青年志愿者们换了一茬又一茬,先后有1000多人次来过这里。对于多年来一直住在敬老院的孤寡老人们来说,他们多了些“孙子”、“孙女”;对于经常来这里的老师同学们来说,他们多了些惦念与牵挂,就像杜老师所说,日子长了,不来看看心里都有些空落落的。20年的温情接力,仍在火热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