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有奖评新闻
——追记上海海运公安局民警陈幼人
文/本报记者王宝来 本报通讯员 郑智勇
陈幼人,一个普普通通的党员、民警,所做的事情平平淡淡。但他用自己44年的短暂生命,谱写了一篇壮丽的“凡人之歌”。连日来,记者追随他生命的脚步,记下了这位普通人的点点滴滴。
“乐善好施”慷慨人 左邻右舍争相夸
陈幼人生前居住在汶水东路510弄,属广中街道灵一居委。在这个住宅小区,无论是谁提起陈幼人,左邻右舍都会跷起拇指争相夸赞。小区里的室外信箱坏了,给邮递员送信带来了麻烦。陈幼人看到后,马上拿出100多元请人重新做了信箱,并加装了一个雨篷。钱大姐还说,灵一社区的居民生活条件都比较一般,有一次为灾区募捐,居民大都捐10元、20元,陈幼人一下子捐出了200元。
居委干部钱凤珍告诉记者,小陈作为一个普通民警,没有什么过硬的关系,但通过他的牵线搭桥,17个下岗的邻居重新找到了工作。其中一对夫妻下岗后,整天靠喝酒、吵架消磨时光,女儿放学回来后也不管不顾。陈幼人就把她带到家里一起吃饭,并帮助复习功课。此后,他多次到居委会和周边的单位联系,终于为他重新找到了一份保洁工作。有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后,这户邻居家中再也不闻吵架声,其女儿也有了好的学习环境,顺利考上了大学。在社区,他是出了名的“乐善好施”,邻居有了困难,他总是倾尽全力相助。女邻居伍某下岗后生活困难,陈幼人以请“保姆”照顾儿子为名,给了她700元,其实只请她照顾了3天孩子。
终其一生无憾事 最为亏欠家人情
陈幼人的工作非常繁忙,节假日也经常加班,难得有个休息日,还常常帮他人值班或为邻居做好事。他常对妻子说:“我这一生最亏欠的是家人。”
妻子顾群粉是梅林食品公司工人,单位里经营状况不好,一个月收入仅1000元左右,还常常因为没有生产任务而闲在家里。她回忆和陈幼人相识相处的20年里,全家三口人总共到饭店就餐两次,而且都是为了儿子佶佶。陈幼人每天骑自行车接送佶佶上、下学时,都要经过一家叫“万家灯火”的饭店。小孩嘴馋,几次缠着爸爸要到饭店“撮”一顿。小陈无奈之下,挑了一个周末全家出动,花了168元在“万家灯火”吃了一顿。还有一次是在一家大排档,只花了80元钱。
小佶佶现在已是初三学生,他14年来总共只有两件最为珍贵的“宝贝”玩具,一个是爸爸单位搞联欢活动时摸彩中奖的MP3,另一个是自己花5元零用钱买的“溜溜球”。他虽然非常羡慕其他同学的电脑、手机,自己却从不敢有此奢望,因为他知道自己的父母收入不高,家境困难。
记者到他家中探访时,小佶佶把自己关在屋内,看着爸爸在他20天前过生日时给他的一封信:“14岁的你已经大了,该懂事了,学习要抓紧。爸爸永远爱你。”经过这次的磨难,他对妈妈说:“我现在已经长大,我会替爸爸好好照顾你。”
刚正不阿当“纪委” 公平公正任“裁判”
陈幼人生前在上海海运公安局最后的岗位是“门卫”。这虽然是个最微不足道的岗位,但在全局275个民警中,陈幼人的人品却是人人称道。全局基层民警中,要挑选一个“刚正不阿”的人担任局纪委委员,投票选举的结果是陈幼人;全局开展练兵大比武活动,要挑选一个“公平公正”的人当裁判,民警们呼声最高的仍然是陈幼人。
当了“门卫”后,他把机关大院安全作为首要职责。他的战友钱大兴说,他有一次在围墙顶棚上发现一个脚印,便一间间办公室通知,要求大家提高安全意识,加强保安措施。只要有外人来访,他不但安排好泊车位,还把来人直接送到被访人处。他说只有这样,才能方便来访人,也确保了单位的安全。后保处的孙丹珍称赞陈幼人,他虽然是个普通人,却把每件平凡小事都做得扎扎实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