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报道】“南京人民在梅花山上建构的文化空间,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标准。”昨天上午,在第31期“市民学堂”上,文化遗产与自然科学研究专家、南京大学教授贺云翱提出,从三国时孙权选陵孙陵岗(即梅花山)开始,历经六朝、明清、民国至今,梅花山拥有的文化空间已有资格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海拔55米梅花山具备“申遗”条件
“按理说,海拔只有55米的梅花山,只能算个‘土包子’,在中国众多山脉中是没有地位的。然而它独有的文化空间却符合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标准。”贺云翱说,1998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提出文化空间(指传统的大众活动集中并有规律举行的场所)这个概念。2001年,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评选启动,5个文化空间最终入选。能够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需具备3个条件:空间性、时间性、文化性。贺云翱说,六朝时,梅花作为人们的审美对象,从纯自然之物转变为寄托人们感情的人文之物。自唐代以来,梅花山及其所在的钟山,就是人们植梅、赏梅的地方。千年来,梅花山传承了中国的梅文化,见证了南京的文化特征和价值,逐渐完成了梅花山文化空间的建构过程,具备了申报“世遗”的三个条件。
孙权拉开梅花山文化空间建构大幕
贺云翱说,梅花山文化空间是钟山文化圈的核心,它的建构大幕是孙权拉开的。从时间上看,钟山文化由六朝文化、明文化、民国文化构成。这几个文化分成六大文化板块:以南朝祭坛、明朝告天石刻为代表的礼仪文化,以孙权陵、明孝陵、中山陵为代表的陵寝文化,以定林寺为代表的宗教文化,以孙权、刘裕、朱元璋、王安石等人为代表的名人文化,刘勰的《文心雕龙》等为代表的文学成就,以观梅、赏梅为特征的休闲文化。“实际上,这一切都始于孙权。”贺云翱说,公元211年,孙权建都石头城,改秣陵为建业。在规划建业都城时,用四象无形的风水观,把钟山纳入都城的风水景观,构建了南京钟山龙蟠、石头虎踞的重要文化意象和文化符号。公元252年,孙权下葬于梅花山(原称孙陵岗),是历代帝王在钟山建陵的开创者。南朝齐武帝时,孙权陵区已成为帝王贵族游览胜地。梁武帝时,梁武帝出钱为高僧宝志在钟山建塔。明朝洪武元年,朱元璋选定宝志塔所在地作为自己的穴地,将孙陵岗作为风水意象纳入孝陵的总体设计中,并非像人们说的那样,让孙权给他守大门。贺云翱说,明孝陵北面的山峰高98.8米,东面的山峰高96米,西面的山峰高89米,前面的梅花山高55米,高度完全符合“风水宝地”对玄武最高、青龙白虎次之、朱雀最低的要求。北峰后面的钟山三峰,把明孝陵抱在怀中,是帝王陵寝最好的华盖三峰。站在明孝陵的明楼前望,近可观梅花山、前湖(朱雀湖),远可眺江宁方山,符合近案远朝的要求。从整体上看,明孝陵宛如北斗七星,这也就是为什么明孝陵神道不像一般帝王陵寝笔直向前反而曲折的原因。如此,到中山陵建于钟山,经过近2000年的经营,梅花山的文化空间逐步形成。
梅花节让梅花山文化空间具有新特征
“文化是为人们生活服务的,如果它停滞不前,不能为大众所享用,就称不上真正的世界文化遗产。”贺云翱说,南京国际梅花节的举办,让梅花山的文化空间具有“现在完成进行时态”的特征,使大众能够在享用文化中珍惜、传承并开创我们拥有的文化。实际上,南京可以说是中国梅文化的发源地,因为梅花在六朝时从自然之物变成人文之物,就发生在南京。现在关于梅花山植梅赏梅有据可考的最早记录,是唐代李白写的《新林浦阻风寄友人》:“昨日北湖(即今天的玄武湖)梅,开花已满枝。今朝白门柳,夹道已青丝。”接下来,北宋王安石在钟山脚下的半山园写下了“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南宋时,辛弃疾在词中写道:“探梅踏雪几何时,今我来思,杨柳依依。”说明南宋时望钟山赏梅已成风尚。民国时,中山陵建于钟山,辟专地植梅。1992年扩展为万株梅园。1993年建成的博爱阁正好位于孙权陵的核心区。1995年,首届南京国际梅花节举行,自唐代以来钟山区域植梅赏梅之风一直延续到现在,遂成习俗。贺云翱说:“现在,梅花山已植梅3万余株,再现顾炎武所说的‘梅花坞,在(灵谷)寺前东南,春来香雪万株’的盛景,使梅花山成为传统的大众的活动集中并有规律举行的场所。”南京日报记者 宋广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