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记者王建一
利用婚托行骗是许多“黑婚介”敛财的手段,最近一些“黑婚介”竟把触角伸向了大学校园,专找女大学生当婚托。
记者赵絮实习记者陈昊城市快报昨日,本市南开区某大学一正在读研究生二年级的女生王梅(化名)来到本报,向记者讲述了一次她被人介绍当婚托的经历。
校园直接找婚托
王梅是四川人,今年24岁,留着齐耳短发,面容清秀,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小。“这也许就是当初他们要找我的原因。”
去年12月底的一天,王梅正在校园里走。这时,一名中年妇女骑着自行车上来与她搭讪,问她愿不愿意到婚姻介绍所登个记。“我当时特别吃惊,还以为她认错人了。”女子态度十分恳切,语气亲切地问她多大了,在哪个系上学等等。王梅随口回答了两句,便要准备离开。“你在我们这里登个记,还能赚钱呢!”女子突然说。“我有点儿好奇,就问为什么。她才说看我条件不错,又是大学生,可以当婚托,跟人出去见面一次,能提成赚钱。”随后,她塞给王梅一张名片,表示如果同意了,可以按照上面的电话和她联系。
约会一次提成两百
回到宿舍后,王梅对同学说起此事,大家都很好奇,也支持王梅去试试。“反正我也没有男朋友,也就当作一个认识异性的机会,还能赚钱。”第二天,王梅与自称姓王的女子取得了联系,并去了南开区玉泉路一家婚介所,经过简单“培训”后,她开始准备工作了。
“我特别担心如果不成功会给自己带来麻烦。王姐告诉我,给对方介绍我的姓名和身份都是假的,说我是某大学大三的学生,南方人,想通过结婚留在天津。两天后,王姐打电话给我,通知我到白堤路一家餐厅和对方见面。见面后,我和对方随便聊天,尽量显得很谈得来的样子。对方是一名在电脑城开店的小老板,27岁吧,长得也不差,说是在父母的建议下才到婚介所登记的。由于我是学生的模样和身份,他对我很满意。随后,按照‘培训’的内容,我和他一起到了婚介所,表示可以入会。为了让他交钱,我爽快地先给了400元。这是提前跟婚介所商量好的,钱会随后就退给我。就这样,我拿到了200元的提成。”
王梅表示,这次约会后,她自己还是十分害怕,也没有再答应对方的约会请求。这学期开学,她再也不想做婚托了。“这毕竟是骗人的事,开始我也是好奇,可还是过不了自己这关。”
新闻线索提供王女士奖88元
<责任编辑:张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