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陈颖)西安钟楼的楹柱上镌刻着这样一副楹联:“八百里秦川,文武胜地;五千年历史,古今名城。”对于这副楹联,著名的国学大师霍松林多年前就已经指出这是一副对仗不工、平仄不调的“病联”。陕西省楹联协会专家近日调查发现,在西安市的一些旅游景点和文化街区里,这样的“病联”、“差联”还真不少呢。
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往往用最凝练的只言片语便能准确、传神、生动地概括出一种情态、一种意境、一种精神。同时楹联创作也具有一套传统的学术规范,对仗必须工稳,起码也要避免合掌。无论是对一处景点,还是对一座城市,楹联都能很好地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西安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在钟楼、小雁塔、书院门、北院门等旅游景点都镌刻有楹联,增添了古城的文化内涵,但其中一些不合声律规则、不合对仗的“病联”或者内容欠妥、书法粗劣的“差联”,也足以让“懂行”的游人败兴。
对于钟楼上的那副对联,霍松林教授指出,“秦川”是专有名词,用“历史”来对,显然不工;“武胜地”连三仄,“今名城”连三平,平仄不调;而“文武胜地”与“古今名城”,八个字只讲了一层意思,有合掌之嫌。省楹联协会的专家解维汉老师告诉记者,镌刻在北院门石牌坊上的对联:“秦皇汉武文武盛地;西鼓东钟声闻于天”,其中“文武盛地”为偏正结构,“声闻于天”为主谓结构,属于严重的对仗欠工,有外地游客曾专门在《中国楹联报》上撰文指出这处瑕疵。还有湘子庙街牌楼上的楹联:“曾是仙乡,玉鼎勘破几朝繁盛;依然形胜,翰苑赋成万卷风云”,也存在平仄不调的问题。省楹联协会理事长樊川老师也指出,北院门高家大院里有一副楹联上下联落脚是“武陵韵”和“桃源情”,两处说的同一件事,属于严重合掌。除此之外,西安大街小巷上的许多茶馆、饭店镌刻的楹联中存在的问题就更多了,像建国路一家茶叶店的楹联“人走茶不凉;客至心肠热”,则显然是贴反了。
专家们指出,城市中每个细部枝节都在组合并诠释着整座城市的文化基准,应该尽力剔除那些不和谐的杂音。云南省和湖南省都曾进行过清除旅游景点和公共场所质量低下的楹联牌匾的行动,香港地区有关部门也曾不惜花费重金把全港18家公园不合律的楹联进行了撤换。日前,省楹联协会的专家们专门对一些公共场合存在的“病联”一一进行了勘误,并建议有关部门能组织对这些“病联”、“差联”进行纠错和清理,以维护西安人文之都的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