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网3月6日讯(记者 邹海东 张景亮 通讯员李晓辉高波)创新,是加快发展的活力之源。今日,《走进烟台新农村》采访团走进海阳,就感受到了帮扶机制创新给后进村带来的巨大变化。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 崭新的管理考核机制,极大地调动起了海阳市包村干部的积极性、创造性。
靠天恩惠的旱地变成旱涝保收的良田,时有时无的涩井水变成甘甜爽口的自来水,崎岖不平的出村路变成宽阔平坦的柏油路……
走进山乡村落,漫步庭院田畴,我们处处可以看到这种新机制给乡村带来的变化,可以感受到包村干部为后进村“改头换面”的信心和决心。
目前,这支驻村队伍已无偿帮扶后进村资金1220万元,引进百万元以上项目21个,公益事业项目495个,个体工副业项目508个。统计显示,目前该市后进村年人均增收幅度是全市平均水平的1.5倍。
见闻
3月3日,采访团东线采访组直奔海阳市小纪镇后沙埠前村,但在村里扑了个空,没有找到采访对象———包村干部李晓岩。村民告诉我们,他一早就上山了。辗转两个山头后,我们终于在村北山上修奎荣的果园里,找到了正帮忙栽果树的李晓岩。
李晓岩是海阳市外经贸局的干部,2003年来到后沙埠前村包村。这个村基础设施条件很差,原有的大水井灌溉管道年久失修,无法发挥作用,前几年100多亩果园被旱死。“俺5亩果园,就干死了4亩。”一旁的修奎荣说:“老李来了后多方联系,筹资10万多,重新铺设了引水管道,又协调有关单位投了5万多,把连村路拓宽到8米,解决了卖苹果难的问题。这下,俺的苹果又有希望了,真得好好谢谢他。”
“谢什么,我就是后沙埠前村的一个普通村民,为自己村里办事,咋能不上心。”李晓岩幽默地说。干部咋成了村民?见我们不解,他解释说,海阳市为了防止后进村升级工作走形式,对包村干部实行“一保三脱离”制度,即在保留原单位编制和待遇的前提下,把工资关系转到市升级办,组织关系转到村里,工作则受镇区街道和后进村发展办公室双重领导。
“俺服气他们,他们是真为咱农民办实事。”说起包村干部,老修翘起了大拇指。他给记者讲了个故事:去年修连村路,需要拆迁7户村民的房子,起初人家不同意,李晓岩和同是挂职的村支书修春杰就挨家做工作。人家不开门,他俩就在屋外等,进门谈不拢被赶出来,第2天又上门。3天里,俩人先后登门46次,终于感动了拆迁户,第4天早晨,他们集体来到村委,主动要求拆迁。
水、路等基础设施的完善,给后沙埠前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不但果业丰收,村里还规划出100亩地发展蔬菜大棚,并在村西建了一处养殖小区,目前已有4户村民搞起了鸡兔养殖。
还有几天,小纪镇五虎岭村包村干部王永奎就要回城上班了。但对冬枣管理放心不下的他,这几天,天天在村西口子顶的枣园跟村民一起施肥、剪枝。
这片枣园是2003年在王永奎引导帮助下建起的,今年就要挂果了。看着长势良好的一棵棵枣树,村民纪德宠心里乐开了花。他告诉记者,以前五虎岭村地处丘陵,土地贫瘠,水源缺乏,经济十分落后,是海阳有名的老大难村。“以前别说种枣树,就是喝水都困难。”
王永奎到村后,多方联系人勘察钻探,终于挖出了一口水井,帮村里建起了扬水站,还在山上修建了蓄水池。“后进村升级,并不是简单地修条路,打口井就行了。授人以鱼莫若授人以渔。调整村里产业结构,给他们找一条致富路子,才是解决问题最根本的办法。”王永奎说。
基于这个思路,王永奎帮助五虎岭村确立了发展的“四条路子”,即发展水利、搞好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畜牧养殖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他带领村民先后到沾化、福山等地学习,建起了300亩冬枣园,500亩大樱桃园,2个小型养猪场。目前全村有102户村民从事种猪养殖,去年仅此一项户均收入就达1.2万元。此外还引进了一个芋仔加工厂,吸纳村里劳力120多人,年可增加收入30多万元。
“五虎岭村的变化有目共睹。去年,王永奎在全市后进村发展升级考核中排名第一。现在市里决定把他调到重要岗位上。”在五虎岭村,记者碰到了前来检查工作的海阳市后进村发展升级办公室主任薛玉白,他说:“为确保后进村发展升级工作扎实有效,升级办根据各后进村的实际确定发展标准,每年年终验收。达标的调整出帮扶范围,包村部门和驻村干部撤出;不达标的包村部门和驻村干部继续实施帮扶。”三年来,共有79个包村部门和129名包村干部受到了表彰奖励,有52名干部因表现突出,被提拔到重要岗位,有4个部门因包村工作不得力受到通报批评。
离开五虎岭村,沿着崎岖的山路,采访组一路颠簸,来到了位于海阳西南端的偏远小渔村———辛安镇南姜家庄村。
在村西的海参养殖区,海阳市财政局的包村干部王树国正在查看苗情。这个村原以捕捞为生,但近年来随着近海渔业资源的日益匮乏,渔民收入越来越低。
“要改变现状,就必须让村民开阔眼界,转变发展思路。”王树国对记者说。经过考察,他发现可在海水养殖上做文章,于是发挥财政部门的招商引资优势,先后引进福山、牟平两家公司投资搞海参养殖。去年,又引进北京一家公司,承包了600亩滩涂,建起高标准海参养殖区。目前,南姜家庄已引进投资项目6个,总投资额达1000多万元。沉寂多年的海滩热闹了起来,许多村民进场当起了工人,村里每年的土地租赁费和劳务费收入就达300多万元。
高标准的开发模式和先进的管理理念,让村民大开眼界。趁热打铁,王树国决定引导村民上马养殖项目,在村口的盐碱地建设了两个占地50多亩的养殖小区。如今,村里的水貂、狐狸养殖已经渐成规模。村民王忠民告诉记者,他靠养水貂,一年下来少说也能收入10多万元。
“南姜家庄村的变化,是财政部门充分发挥自己招商引资优势,帮助引进资金和项目的结果。”海阳市委副书记姜仕礼说:“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包村部门的职能作用,尽快推动后进村升级?我们考虑,必须根据各村不同情况,合理配置部门。因此,我们改变了过去包村部门随机安排的做法,先对后进村进行分类,再根据不同特点安排部门。比如,治安差的,安排公安部门;干部群众科技文化素质不高的,安排科技部门,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包村部门的职能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