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有奖评新闻
3月5日是第43个“学雷锋日”,此前哈尔滨市已经掀起了“学雷锋”的高潮,记者连续几天调查和走访了十几处“学雷锋活动”后发现,究竟该如何学雷锋?怎样才能学好雷锋?不同的人给出不同的答案。
老年公寓成了接待室
临近3月5日,哈尔滨市掀起了学雷锋的热潮,记者在哈尔滨市一家福利院了解到,进入3月,社会福利院派专人负责接待“做好事”事宜,工作人员提供的日程表上,3月5日这一天排得满满的:上午是某工商协会来慰问,下午是职业学校、艺术学校等,一共四批100多人。100多人来做好事,对于福利院来说成了一件大事,不仅要有专人负责联系接待,还需要各楼层的负责人组织、安排。由于当天来此学雷锋的实在太多,工作人员还推掉了几家单位。哈尔滨市一家民营老年公寓的负责人说,3月4日、5日最忙,这两天我们老年公寓更像在搞“对外开放日”、“接待日”,而平时,一个月也很少来一个单位慰问老人。
365天天天学雷锋
李庆长、崔玉成、孟广斌、李晓宇、刘殿庚、雷锋车队等等这些常年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舍己为人的好事大王们却对学雷锋有着自己的看法。5日早,哈尔滨市南岗区曲线街70多岁的崔玉成老人像往常一样早早就来到火车站前,协助指挥交通并为外地人免费指路当导游。自从1995年退休后,崔玉成老人就开始了义务交通协管员的生涯,无论刮风下雨,老人每天都准时出现在继红小学、火车站前等交通枢纽地带,协助交警疏导交通,许多司机都熟悉这位编外交警。他所参加的夕阳红老年人服务队的队员们也都像他一样,常年默默奉献着。老人对记者说:“我们这些老人还真不是为了学谁而做好事,我们只想在晚年发挥自己的余热,为社会,为周围的市民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来自山东的农民工孟广斌说:“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了雷锋的事迹,当时就下定决心,向他学习,为人民做好事。在哈尔滨生活的20多年里,我也不知道为多少人免费修过鞋,也不记得为多少贫困学生捐款,这么做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和生活的一部分。”雷锋日在他们的眼里和普通的日子没什么大的区别,平时怎么做,今天依然怎么做。
学雷锋有顾虑
近日,哈尔滨市某网站做了一个有关学雷锋的调查,在接受调查的2000名网民中:84%的市民最近一年里至少帮助过陌生人一次,但90%的市民坦言在帮助陌生人时心存顾虑。接受调查的网民几乎全部表示对“雷锋精神”有认同感,但对新时代“雷锋精神”的理解已不再集中于“无私无条件助人”、“先人后己”和“利人利己”上,2/3的网民认为学雷锋应“擦亮眼睛,帮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调查中发现,种种原因使市民助人的主动性只有32%,选择“看情况”的人则占63%。 哈尔滨电力系统李庆长共产党员服务队的队员们像往日一样走访住户。本报记者 郭俊峰 摄
(黑龙江日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