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的威海和风拂面,春意渐浓,但对于我市准备上市的企业来说,总体的上市环境依然是乍暖还寒,离春天到来似乎还有相当长一段距离。
国内方面,虽然股权分置改革进程已经过半,但企业国内上市IPO(首次公开发行)仍处于暂停状态,何时再启上市大门尚不可知。
境外方面,尽管去年10月23日,国家外汇管理局想冲消“封杀”红筹上市路的影响,但是“跨境换股”新规久久不出,具体操作不详,致使许多想走红筹之路的企业空有愿想,却不敢轻易付诸实践。
证券行业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晴雨表”,因此对我市相关企业而言,一有风吹草动,都会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大势不可违 上市两重天
2004年2月27日,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在香港创业板挂牌上市,开创了威海企业境外上市的先河。
这也是自1996年,时隔6年之后,威海企业再次抢滩资本市场。
之后短短10个月时间,又先后有好当家、国投中鲁、山东威达和东方食品等4家企业登陆境内外多家交易所。在当年山东成功上市的企业中,威海占据一半,风光无限。
可是,2005年,这种良好势头却没有得到延续。
“主要是受国家当前在证券方面的宏观政策影响。”市发改委体改科科长王友宏说。
王友宏所说的国家宏观政策,是指当前正在进行的股权分置改革。
据了解,为实现证券市场的全流通,2005年4月,中国证监会启动了股权分置改革,而所有企业在国内上市的IPO工作也被暂停,因此导致由好当家、国投中鲁和山东威达所开辟的资本市场上的“威海板块”,不得不暂停扩张的脚步。
国内方面,只有山东威达成功完成股改,可以算作利好消息。
2005年,对于那些准备在国内上市的企业来说,是个等待之年。先前跃跃欲试的企业,此时也只有进行上市的前期准备工作,等候国家调整政策。比如广泰空港进行上市材料的制作和上报,新北洋和华东数控接受上市辅导。
同时,境外上市屡遭波折。在2003年、2004年,“红筹上市之路”成为广受民企追捧的境外路径,但是国家外管局在2005年1月24日下发的11号文和4月21日下发的24号文,却让许多国内企业梦断“红筹”。半年后的10月23日,尽管国家外管局专门出台了75号文,“允许境内居民通过特殊目的公司完成境外融资后,根据商业计划书或招股说明书载明的资金使用计划,调回应在境内安排使用的资金。境内居民从特殊目的公司所得利润、红利等收入180天内调回境内”,以冲消前两个文件的影响,但是由于关键的“跨境换股”详规未出,因此各地企业只能静观其变,不愿轻举妄动。
即便是最有可能获得上市的华新海大,也因2005年末不期而至的一场特大暴雪,在马上就可以跳越“龙门”之际,遗憾地止步于新交所的门前。
这样,2005年,境外上市方面,除去威高股份成功增发了5290万H股外,威海企业没有能够走得更远。正如齐鲁证券威海营业部教育部一位人士所说:“因为国家政策的影响,2005年威海企业上市情况基本上就是原地踏步。”
坎坷“红筹路” 仍然有机会
尽管有关“跨境换股”的详规尚未出台,境外红筹路线上市,仍不失为一种选择。
王友宏认为,在去年10月外管局出台75号文后,国内企业境外红筹上市中的原则性内容已经作了明确界定,所以红筹上市的大门已经重新打开。“剩下的跨境换股等问题只是具体操作层面上的技术性问题,不会妨碍企业的海外红筹上市行动。”
之前也有报道称,商务部已经制定出国内企业红筹上市中“跨境换股”的规定草稿,并开始向部分专家征求意见。不日,该规定就会出台。
而且,红筹上市还有一个好处,即对于那些欲图开拓国际市场或已经以国际市场为主打方向的企业而言,红筹上市有利于企业品牌在国外市场的拓展,有利于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山东工友集团董事会一位陈姓人员,在向记者解释企业计划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的原因时表示,公司选择在境外上市,主要目的就在于利用国外证券市场的国际化大平台,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开拓国际市场,做世界的“工友”,创国际性品牌。
并且,威海是开放城市,经济外向度高,“威海的不少符合上市条件的企业都是外向型企业,他们有很大比例的产品市场在国外,因此选择境外上市是比较符合企业实际的一个战略选择。”王友宏分析说。
更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境外各大交易所对中国市场愈来愈重视。除了新加坡交易所、纽约交易所对中国市场青睐有加外,境外的伦敦交易所、东京交易所、汉城交易所也纷纷对国内的高科技企业、民企大抛绣球。据了解,仅去年,新交所就在山东数个地市进行上市推介活动。另外,由于前些年重视不够,山东的上市企业数量明显与其在国内的经济地位不相符。因此近两年,全省上下均加大了对企业上市的政策支持力度。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曾在多个场合表示,要加快山东企业的上市进程,出台相关支持和鼓励政策。
如此看来,对于急于上市的威海企业来说,“红筹路”无疑是一条捷径。
艰难行进中 准备不宜迟
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今年,最有可能为威海上市打破僵局的是准备在境外上市的工友集团。
2004年11月22日,山东工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新加坡成立了壳公司———亚洲工友控股有限公司,开始第一批50万美元的私募工作。目前正在进行第二批255万美元的私募工作。一位董事会成员告诉记者,现在正在进行价格的谈判,一经商定,第二批私募将会很快完成。该公司的一份资料曾提出,可能会在今年年中实现挂牌上市。
国内上市方面,据了解,省发改委提出将加快省内上市企业的股权分置改革进程,最快可能在6月才能全部完成;而全国范围内的股权分置改革进程,据证监会有关负责人的提法,是到2006年底全面完成。
照此形势,如果选择国内上市,最快也得等到今年年底才能获得证监会的许可。如果算上“三审”,上市的时间更无法预计了。
对此,我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态度十分谨慎。在一份关于2006年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文件里,关于企业的上市工作,有关方面也只能笼统地提出:“大力推进企业的改制上市工作。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服务业骨干企业改制上市工作支持力度,培育好上市后备资源。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海外上市,进一步加大利用国际金融市场融资的力度。加强督导和组织协调,支持好当家、山东黑豹积极推进股权分置改革,优化资本结构,提高公司整体素质,促进上市公司现代化企业制度建设,提高规范运作水平。”
关于今年我市的上市工作目标,王友宏也表示,“受国家宏观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今年的目标不太好确定”。
不过,暂停的是IPO,之前的上市辅导以及准备和争取工作仍然可以开展。因此,对于准备走国内上市路线的企业而言,这个春天,既是一个厉兵秣马的春天,也是一个充满期盼的春天。(本报记者郭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