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三国时期的东吴大帝孙权死后究竟葬在何处,历史上一直众说纷纭。据《南京晨报》报道,3月4日,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在南京“市民学堂”做讲座时透露,在南京梅花山博爱阁附近,发现有大型人为构筑物,疑与孙权墓有关。
据贺云翱介绍,南京考古部门与江苏省地震局共同对“六朝陵墓”进行课题研究,课题组在南京梅花山博爱阁下发现有人为构筑物。地震局科研人员利用现代磁探测技术,对整座梅花山进行了勘测。勘测结果表明,博爱阁南侧存在着巨大的地下构筑物,呈“甲”字形状分布,应该是一座开山凿石而成的墓葬,工程十分浩大,如果不是帝王陵墓,不可能动用如此之大的人力来构建。考古专家根据史料记载推测,这里极有可能就是东吴大帝孙权的墓葬。
在对博爱阁区域探测时,发现地下有一处类似古时墓穴封门墙的结构。工作人员向下挖了条探沟,沟中不停地冒出水,后来还发现这里有条喇叭形路口,上层是夯土,下层是黄土,明显是人为建筑物,这种往山里开挖的构造和汉代帝王陵墓的建造方式十分相似。
贺云翱表示,由于保护条件不成熟,国家目前严令禁止发掘帝王陵墓,因此,孙权陵墓的秘密还将继续在地下埋藏下去。
孙权陵何在 目前尚无定论
中山陵园管理局文物处副处长廖锦汉告诉记者,在上世纪40年代,孙陵岗改名为梅花山。根据史料记载,孙权的墓就在梅花山,但对这一说法,学术界尚无定论。
据史料记载,公元211年,孙权将政治中心迁到秣陵后,次年建石头城,并改秣陵为建业,由此揭开了南京建都史的第一页。公元252年,孙权死后葬于钟山南麓的高岗上,葬处得名“孙陵岗”,后人又称“吴王坟”,而这也是南京地区最早的六朝陵墓。“孙陵岗”上还葬有孙权的夫人步氏、潘氏以及宣明太子孙登等人。
明初朱元璋修建孝陵时,主持工程的大臣曾向朱元璋建议将孙权墓移开,但朱元璋表示:“孙权也是一条好汉,留着给我看门吧。”所以,孝陵建成时,仅将孙权陵前的石麒麟迁往别处,陵墓仍在原地完整地保存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