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s.sohu.com/ccc.gif) |
|
有奖评新闻
时报图形 刘楠 制和谐社会
民主法治 公平正义 诚信友爱 充满活力 安定有序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据新华社电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指出,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入手,扎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独生子女伤亡政府帮养老
《规划纲要(草案)》要求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建立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家庭扶助制度,完善以现居住地管理为主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体系。要改善出生人口素质和结构,实施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促进计划,加大出生缺陷干预力度,采取综合措施有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问题。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增强全社会的养老服务功能。
保障妇女儿童权益,坚持儿童优先原则,完善孤残儿童手术康复、家庭寄养经费投入和艾滋孤儿救助机制。保障残疾人权益,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
专家解读
每人每月扶助金额100~200元
全国政协常委、国家人口计生委副主任潘贵玉表示,初步设想,对城乡独生子女死亡或伤残丧失劳动能力,未再生育的家庭,自母亲49岁后(49岁为妇女一般生育年龄上限),在享受已有奖扶政策的基础上,给予每人每月100~200元的优抚金(夫妻共200~400元/月)。
据了解,按上述优抚方案,2006年全国城乡独生子女死亡需优抚的人员为16.69万户,约30万人,中央财政需投入3亿~6亿元左右,独生子女伤残需优抚的人员为7.51万户,约13.5万人,省级财政需投入1.35亿~2.7亿元左右。据《华夏时报》
连线重庆
北碚已试点独生子女家庭扶助
本报讯(记者 陈静)昨日,记者从市人口计生委获悉,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家庭困难扶助制度已纳入我市“十一五”规划中,并在实施“惠民三百万”计划体现,即:奖励、扶助、扶持100万实行计划生育者;免费为100万育龄群众开展生殖健康检查;干预、治疗100万出生缺陷和不育不孕症患者。
据了解,去年北碚和大足已经开始试点该制度,采取的方式主要是项目补贴和生活补贴。全市统一的扶助制度尚在研究中。
控制医疗费用过快上涨
《规划纲要(草案)》强调要认真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加快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分工协作、双向转诊的城市医疗服务体系。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降低药品虚高价格,控制医疗费用过快上涨。
重庆“十一五”:普及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增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突出解决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完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整顿药品生产、流通和医疗秩序。支持发展中医药事业和现代中药产业。
扩大就业缓解贫富差距
《规划纲要(草案)》强调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突出的位置,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统筹城乡就业,努力控制失业规模。要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努力缓解行业、地区和社会成员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今年投入数千亿解决贫富差距
据新华社讯 中国政府今年将投入数千亿元,帮助欠发达地区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救助社会困难群体和经济困难的城乡居民,直接受益者逾亿人。据财政报告披露,今年中央财政对地方(主要是中西部地区)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将达到1359亿元,对少数民族地区转移支付资金将达到200亿。安排扶贫开发资金137亿元,安排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和就业再就业支出1859.8亿元。
加强公共安全建设
《规划纲要(草案)》要求加强公共安全建设,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到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35%,工矿商贸就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25%。保障饮食和用药安全,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强化应急体系建设,提高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
重庆“十一五”:深入推进“平安重庆”建设,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食品药品监管网络。完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生态安全预警机制和应急管理。
健全城镇住房体系
扩大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大扶贫投入,提高扶贫效率。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增强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和城镇低收入者的消费能力。健全普通商品住房与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相结合的城镇住房供应体系。
重庆“十一五”: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逐步把个体私营劳动者、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城镇社会保险范围。发展企业年金等补充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在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解决失地无业人员生活保障问题。
规范民间组织发展
《规划纲要(草案)》要求完善社会管理体制,加强基层自治组织建设,规范引导民间组织有序发展,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人民内部矛盾。
重庆“十一五”:扎实推进文明城区、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创建活动。完善村民自治、社区民主管理和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发挥好社团组织、行业组织的作用,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合力。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开展工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