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今年的主要任务和“十一五”时期的战略重点,显示了中央政府实事求是、注重实效、量力而行、积极进取的工作思路,既符合全国的实际,也符合广州的实际。
经过近10年的持续快速发展,广州总体上已经具备了通过加快中心镇建设真正统筹城乡发展、从根本上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良好物质基础和环境条件。 一是综合实力跃上了新台阶,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5116亿元,组织财政收入1502亿元,一般预算收入也达到371.26亿元。二是有较坚实的产业基础,产业辐射力大大增强。三是连续几年每年200亿元的高强度投入,使以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重点的城市基础设施已延伸和覆盖到整个农村。四是中心城区和中心镇发展所创造的就业机会,已完全可以满足全市40万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需要。
广州工商业要加速跨越式发展,做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后盾。我们坚持加快中心城区城市功能整合和产业结构调整,在老城区“退二进三”,积极引导钢铁、汽车、石油化工等一批生产力骨干项目向周边地区有序转移。在这些支柱产业的带动下,原来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农村地区迅速崛起为新城区,形成东部以萝岗区为龙头的汽车、石化产业基地和电子信息制造基地,南部以南沙区为龙头的汽车、钢铁、造船基地和海港物流基地,以及北部的汽车产业基地和空港物流基地。中心镇产业积聚和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的不断增强,带动了广大农村地区的工业化和产业的升级换代,促进了城乡产业合理分工和不同区域产业协调发展,城乡经济融合、产业联动的态势日益凸显。截止2005年,广州农村约有56%的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以全市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产值的24%,农产品销售额约占全市商业零售总额的20%。(本报记者罗艾桦李刚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