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陈张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桂林出了一批以谭文西、王亚妮、张高山、李焱等为代表的“漓江画童”。这些年龄4至12岁的小画家通过各级媒体的报道,立即在海内外引起极大的轰动。许多国际友人通过漓江画童的宣传,加深了对桂林这座山水文化名城的了解。 30多年过去了,培养漓江画童这一话题已沉默了许多年,漓江画童能否再为桂林增辉添彩呢?
老话题有新亮点
据记者了解,桂林漓江画童这一话题虽然已过去了30多年,但是,桂林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加上周边最具诗情画意的山水美景衬托和桂林人对美的追求与向往,桂林的儿童美术教育一直处于兴旺发达之中。因此,漓江画童这一老话题现在提出来,仍具有新的亮点。
漓江画童的宣传,对桂林少儿美术教育的影响极大。据从事少儿美术教育工作20年的阳世雄先生介绍,他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在市少年宫从事少儿美术教育的。那时由于对漓江画童的宣传,桂林少儿学画热情高涨,仅1986年那年,一个美术班竟然招收了80多名学绘画的儿童。
最让阳世雄难忘的是,有一年国庆节,国家领导人李鹏要来桂林视察,市里组织了以阳世雄所带班级为代表的“漓江画童”进行绘画表演。接受任务后,阳世雄老师从班级里挑选了20人进行特别训练,最后因场地有限,接受训练的少儿减少到12人。当国家领导人李鹏目睹桂林少儿创作的全过程时,称赞道,桂林无愧为文化旅游名城,桂林的漓江画童仍后继有人。
在市美术馆漓江画童培育班为孩子们上课的市美协主席刘绍荟教授认为,绘画是让儿童通过视觉认识世界的最佳选择。刘绍荟主席说,桂林山水为孩子们感受自然环境的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这是“漓江画童”产生的天然土壤。大多数父母为孩子们接受艺术教育而心甘情愿地付出,这也是“漓江画童”能够大量涌出的坚实基础。在已过去的那些岁月里,以少年宫为主体的众多的指导教师,在培养漓江画童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这是我们打造“漓江画童”作为美术文化品牌的前提条件。现在,市美术家协会的一批著名画家以美术馆为基地,对“漓江画童”培育班的孩子进行全心身辅导教育,他坚信,一个更为艳丽的“漓江画童”新时代将会展现在世人面前。
众名师苦心育新苗
去年暑假期间,刘绍荟、张复兴、徐家珏等著名画家聚集在一起,一个共同面对的问题摆在了他们的面前,他们认为,桂林是一个文化旅游历史名城,而抓好儿童的艺术教育,特别是美术教育,对提高学生欣赏能力、观察能力、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均有好处。而且,桂林有一批社会影响力极高的老画家们,要想方设法把这些老画家们的“绝活”传给下一代。经几位名画家的提议,一个以桂林美术馆为阵地,专门以培养少儿美术教育为主体的“漓江画童”培育班向社会公开招收学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采访中,著名画家徐家珏认为,抓好漓江画童的教育应从跟踪教育做起,培养建设文化桂林的生力军为目的,这一出发点恰好符合今年刚刚结束的桂林“两会”提出的“建设文化桂林”这一主题。对漓江画童的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从小具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在培养观察能力的同时,还要着力培养少儿的分析能力、造型能力,使儿童在观察事物中,从小就养成一双敏锐的眼光。此外,就是要对少儿进行从观察到动手能力的训练,让孩子从小就理解到课堂的美术教学与野外写生相结合,能够更好地组合成一幅彩色鲜明,构思巧妙,主题突出的画卷。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这样对儿童进行思维训练,对他们适应今后繁杂的社会环境有好处。
多渠道培养孩子审美能力
正在“漓江画童培育班”任教的青年雕塑艺术家黄熙介绍说,对画童班的教学,任教的画家们特别注重抓孩子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挥上,加上结合周边环境的教育,效果非常明显。据了解,为了培养好下一代“漓江画童”,以市美协主席刘绍荟为首的一批著名画家们不计个人得失,为“漓江画童班”的学员们授课。同时配以几名得力的助教,对学生课堂学习进行全程辅导,产生了极好的社会效益。
5岁学员李欣芮的母亲彭女士说,她夫妻两人都是从事设计工作的,所学就是美术专业,对为何要把孩子放到“画童班”?她有自己的想法。由于此前,孩子也喜欢画画,作为培养孩子综合素质,她们夫妻得知去年暑期“漓江画童培育班”开学的消息后,为孩子报了名。通过学习,孩子的思维创造能力得到了开启。
6岁学员梁思立的父亲说,培养孩子对美术课感兴趣,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从小对周边的事物有一种敏锐的观察能力,并不是希望孩子将来成为大画家。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绝大多数家长对孩子进行美术教育的目的明确——就是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随着人们对孩子审美教育的关注,市区仅供少儿学习美术课程的几个大“课堂”就有市少年宫、妇幼儿童中心、市美术馆,每年接受培训学员超过1000人/次。桂林市少儿美术教育,因有一批著名画家的加盟,一个消沉很久的“漓江画童”的字眼又会重现出新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