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闻襄阳路小商品市场即将谢幕,又闻铜川路水产市场要搬家。这些位于中心城区,且颇有“人气”的市场,缘何纷纷遭遇被调整的命运?
调整的理由有很多,或言要打击假冒伪劣,或言环境脏乱有碍市容,或言秩序太乱影响交通。
应该看到,有些市场的问题确实严重,有些市场由于历史原因而定位不准,而且久“病”不治,撤消或搬走也是主管部门加强监管、重塑城市形象的一种必要措施。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市中心市场就都得搬了不可,也不是所有调整的理由都那么令人信服。
应该看到,很多中心城区的市场,已经从最初的萌芽发展到如今的繁荣,在国内外已有不小的知名度,不仅仅是普通市民,不少老外也很喜欢光顾。这些市场事实上已经成为一种历史的记忆、一种城市的特色,一种上海人生活消费的习惯。
笔者注意到,个别区域之所以急着调整市场功能,与市场所处的地段有很大关系。大部分市场所在地,都是人流较多的好地段,对招商引资有很大吸引力,把市场搬了,再在原址搞个高档商务楼,“资金流”的效益肯定要大于粗放经营的市场。不少区县也许就是为了提升品级、升高档次,才以各种理由要将市场“变脸”。这样的案例,在实践中不在少数。
但我们追求的目标难道仅仅是经济效益?在讲求和谐的今天,我们更需要一种平衡的发展,一种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发展,一种“高中低”错落有致的发展,既要有高档楼宇,也要有海派公寓;既要有高新技术,也要有简单加工。以这样的标准来看一些市场,就可以看到它们所具有的资金效益以外的优势:不仅仅是一个市场,更是一个就业平台,可以满足多层次的就业需求,缓冲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就业压力。此外,一些富有特色的市场,它所带来的人气和增值效应,也是高档商务楼宇无法比拟的。像依托铜川路水产市场而成的海鲜酒楼一条街,已经成为人们近悦远来品尝海鲜的最佳选择。
事实上,即使是国外一些大城市,也不乏在中心城区保留市场的做法。纽约、东京、柏林等地,都有生存于市民生活居住区的便民性临时市场;在莫斯科著名的伊兹梅洛沃公园,还有交易俄罗斯传统民俗产品的露天市场。这些市场与高级商务楼、大商场相得益彰。从这个角度来看,市场的存在,服务城市多元化、多层次的消费需求,也是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一个有益补充。
市场搬迁,或许可以解决环境脏乱、交通拥堵等种种问题,但有关部门是否想过,市民生活的便利、城市的特色以及老上海人的情感,往往很难从新市场中找回。因此,笔者以为,有的市场需要调整,有的市场就未必,市场与城市的和谐发展,不是简单“调整”都能解决的,关键是加强管理,创新管理,进一步疏导和完善。
蒋娅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