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专电(特派记者王婧)这两天的两会讨论现场,代表委员口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语就是“教育收费高”,不少代表委员为此提交了书面建议和提案,呼吁教育部门尽早制定有效措施来遏制这种现象,让普通家庭的孩子都能上得起学。
“中国是学费压力最重国家”
“中国是全世界承担学费压力最重的国家。”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大校务委员会名誉主任王宗光对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一所普通高等院校每个学生一年学费至少要5000元,就全世界范围看来,虽然学费绝对数字最高的是日本,为每人每年8930英镑,折合人民币11万元,但对照日本的人均GDP来看,日本的人均GDP为中国的31倍,这样的比例算下来,实际上,仅相当于在中国每人每年付3550元的学费,且国外有多种奖助学金的配套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学生家庭负担,“在美国,一个普通家庭都可以读得起哈佛。”
而王宗光曾根据网上对京沪两地家庭对学费看法的调查做了统计:64%的居民家庭认为目前对大学生的收费太高了,33%的家庭认为供养一名大学生是很困难的事,37%的家庭认为可以勉强供养,仅7.5%的家庭认为5000以上的学费可以承受。
“尽管这样,还是有很多家庭想尽了办法,省吃俭用让自己的子女读好大学。”王宗光认为,这说明目前教育有着大量的需求市场,“但是,政府垄断了教育资源,却承受不了社会对教育的大量需求,所以导致了大学向学生提高收费。”
收费信息要公开透明
“目前全国没有一所高校是将校内的经费收支公开的。”全国人大代表、复旦大学副校长蔡达峰对记者表示,虽然目前要加大政府投资难度较大,但至少可以让学校在一定范围内将收支基本信息公开,达到有限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他在两会上递交了《关于加强教育经费监督、规范学校收费的建议》。
针对大多代表委员在会上提出的教育成本核算的问题,蔡达峰认为十分有必要,但因为成本核算现在还没有一个固定标准,需要多方专家的共同研讨,因此他建议在考虑成本前先把收费开支公布一下,建议公开政府教育拨款信息和公开学校经费收支信息,不仅让学生和家长明白钱花在哪里,而且要接受人大和审计部门的监督,对违规现象要坚决制止,如果公开后大家一致认为经费短缺是个普遍现象,那么就要呼吁政府加大投入;并且鼓励社会化办学,让社会资金进入学校,给民办院校以有利的发展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