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晚报报道】金陵晚报记者 陶菲 实习生 史文“来回跑一趟经常连一个乘客都没有,别说保本,驾驶员工资都赚不回来。”说起夜间公交线,公交企业的领导无一不是叹气摇头。3月1日,本报关于东山至中华门间821路夜公交线开通问题的报道引起大家的关注。 前天上午,一位公交企业的负责人给记者打来电话表示:夜公交的亏损困惑不仅仅反映在未开通的821路上,南京城区目前拥有的20条夜公交都在亏损,企业一直陷入公益与成本的两难之中。3月5日深夜至3月6日凌晨,记者亲身体验了夜公交的运营现状……公交企业负责人也对夜公交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零点之前有小高峰
3月5日深夜23点30分左右,记者在新街口东站等候夫子庙驶往火车站的801路夜公交。此时,站台上除了记者两人,还有7名等车的市民。他们都是附近公司的员工,是801路夜公交的常客。一名姓周的小伙子告诉记者,自己23点下班,几乎每天都坐801路,这条线在1点半之前乘客还不少,常常连座位都没有,但1点半之后乘客就很少了。不一会,801路公交驶了过来。车厢里基本没有空的座位。车门关上向前开去,等拐上中山路停靠在新街口北站时,竟然有近20名乘客上了车。801路一路向前,在珠江路、鼓楼一路上客,等到玄武门站时已经拥挤不堪。记者随后赶到山西路,坐上一辆816路公交。虽然相对于801路的拥挤,816路车厢内乘客并不太多,但每站都陆陆续续有乘客上车,这辆公交车也可以称为是“半载”而归了。司机师傅告诉记者,“我这一趟和下一趟都有娱乐场所下班的人,再往后就没人了。”
1点后营收不到
10元3月6日凌晨1点59分,记者在三牌楼站再次登上一辆816路夜公交。虽然从南京西站开到三牌楼已过了4站,但这辆夜公交上却一个乘客也没有。司机张师傅告诉记者,816路一共有5辆车子跑夜间线路,平均20分钟一班。在1点钟之前,新街口附近还有一些客流,但1点钟直到凌晨5点收班为止,816路常常是空空荡荡。这趟816路从三牌楼开到公交总公司培训中心的终点站只花了半个小时左右,一路上,鼓楼、三元巷各上客1位、新街口、长乐路各2位。加上记者两人,这趟夜公交一共带了8位乘客,全部是刷卡,营收只有6.4元。在大方巷、三元巷、雨花路,这辆816与另外三辆816路相交,除了第一辆上乘客基本坐满,其余两辆车上分别是两个乘客和空载。凌晨2点43分,记者在公交总公司培训中心坐上开往火车站方向的808路夜公交,虽然这之间有近20个车站,但3点13分到终点时一路只带了7个刷卡乘客,营收5.6元。
亏损已经不是新闻
“夜间线路亏损哪里还是新闻?”南京公交总公司组宣处副处长秦沛龙笑着说道。南京夜公交始创于2000年9月1日,当时是为了促进南京夜间经济的发展。首批夜公交开通了18条线路,普遍从头天晚上23点到次日凌晨5点。这之后,公交企业又陆续开通了819、820及到江北郊区的夜公交盐葛线。然而从开通伊始,夜公交就一直陷入公益与成本的两难之中。目前,主城20条夜公交中,801、819由中北巴士公司经营,其余均由公交总公司负责经营,线路普遍配车4-5辆,少的也有1-2辆,一共有60辆左右公交车在夜间运营。尽管各企业根据时段和客流,各个线都采用定点形式发车,并且控制了车辆和人员的投入,但20条夜公交依然面临着严重的亏损。夜间客流,尤其是凌晨1点钟后客流的稀少,以及车辆运营成本的不断增加,让企业背上了沉重的负担。即便看上去运营情况最好的801路,也存在着入不敷出的问题。
夜公交需要政策支持
“说心里话,没有公交企业愿意开行夜公交,但方便市民出行怎么好谈亏还是赚呢?”这是公交企业一位负责人接受采访时的观点,但他事后却无奈地表示:“其实企业也很难,夜公交是公益行为,可成本也不小。”那是否可以参照广州等地的模式,提高夜间线路的票价来争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呢?面对记者的疑问,南京公交总公司营运处任志和副处长给出的答复是:企业不会提出涨价的。任志和表示,不少市民夜间出行,选择了公交车这种交通工具,说明他们的经济实力并不高。如果盲目提高了票价,这部分低收入的市民在夜间出行往往只能放弃夜公交,选择骑车或者其他方式出行。这样,夜间公交线路方便市民的公益性便无法体现出来,夜公交的客流也会下降反而影响营收。面对公益与成本的两难选择。公交企业一位负责人称,希望政府管理部门能够为夜公交提供政策与经济的支持,把夜间线路的便民性发挥得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