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围绕教育不公平问题进行批评和提出建议始终热度不降。教育不公平成为一个谁都无法回避的话题,其“一黑二斜三苦四丑”的特点暴露无遗。一黑“择校费”太黑
据新闻周报披露,某市中学,没有上该校录取分数线者,择校费起步价是3.5万元,低于分数线者每少10分增加5000元。 当地最好的重点中学,每年收的择校费竟高达3000万元!
任玉岭委员说,由于监管失位,择校费已成为吞噬教育公平的黑洞,导致富校更富,穷校更穷,形成了教育领域的马太效应。二斜经费向城市、东部倾斜
民进中央一份调查报告指出,1995年到2002年,东部3市(北京、天津、上海)与西部5省区(广西、贵州、云南、甘肃和青海)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差距从3.23倍扩大到3.85倍,普通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差距从2.65倍扩大到3.39倍。城乡之间教育经费投入的差距则更大。此外,地方财政对强校的投入高于对弱校的投入,优质教育资源向强校倾斜。三苦苦了家长、弱校和农村
苦了家长:少则数千元,多则数万元的择校费,让很多家长“望学兴叹”。为了孩子能挤进“好学校”,家长不惜降低生活标准,教育成本激增成为许多普通百姓的心头之苦。
苦了弱校:光择校费一项,全国一年至少在百亿元以上。这笔巨额费用被上级主管部门“提成”后,全部装进这2%的省市级重点学校腰包,而98%的一般学校则只能维持生存。
苦了农村:由于农村乡级财政能力不足,县际、乡际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义务教育实施受阻,基础教育贫弱地位始终没有根本改善,农村适龄儿童上不了学现象依然存在。四丑特权、霸道、垄断、腐败
教育不公平首先暴露出的是特权思想和公权垄断。一批政府重点扶植的优等学校,垄断了当地几乎所有优质教育资源,包括经费、师资、学生等。而这种特权和垄断的存在,又衍生出了霸道作风和教育领域内的腐败。
据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