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省教育厅对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工作的全面部署展开后,各方反映如何?3月7日,记者就此事走访了贵大、财院两所高校和部分社区。
大学生:优惠政策有一定吸引力
3月7日下午,贵州大学北校区图书馆前。迎面走来一位手捧一摞复习资料的女生,“19号就要选调生选拔考试了,抓紧时间‘恶补’一下”。她是贵大文学院06届毕业生,名叫小郭。因为感觉现在就业竞争大,公务员录取比例也不高,考研队伍也越来越庞大,所以小郭选择了报考基层选调,闲聊间小郭道出了自己参考选调生的原因。
“到基层去‘吃点苦’,锻炼下,从长远看对自己更好。”小郭补充道。
和小郭一样,贵州大学矿业学院设备班的王同学也报名参加了这次的基层选调。王同学来自贵州一个偏僻的县,家中经济不宽裕,通过国家助学贷款他完成了四年的学习。
了解到今年大学生下基层优惠多的政策后,王同学毅然决定报名。在基层服务满一定年限后,大学期间的助学贷款金额本息都由财政部门代为偿还,王同学道出了自己选择下基层的关键原因。
据王同学介绍,同寝室的6个同学中有4个都报名参加了这次的选调生选拔考试。
基层:担心大学生把基层当作“跳板”
记者随后走访了贵阳市部分社区。他们均表示欢迎大学生到社区从事基层工作。中华中路办事处街政科李科长介绍:现在办事处所辖社区全都配备了计算机。但社区现有工作人员普遍为在读大专生,对一些系统软件的操作存在困难,从而降低了工作效率。大学生起点较高,培养潜力大,只要勤学肯干,定能在基层收获不少的东西。
不过对于大学生进基层,社区仍存有顾虑。由于大学生下基层工作的聘期为2—3年,他们担心一些大学生并非真正热爱基层工作,仅把基层当作日后获取优惠政策的“跳板”。李科长表示:在社区干的都是旁枝末节的小事,看不到很多的闪光点,他希望真正安心社区工作、愿意为老百姓办事的大学生进社区,发挥自身的光和热。
陕西社区杨惠蓉书记说,在社区工作的月薪不般都在千元以下,低待遇能否激发大学生工作热情,也是他们担心的主要问题。
校方:今年基层选调报名人数大幅增加
昨日,记者从贵州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了解到,今年该校共有1154名应届毕业生报名参加选调生选拔考试,其中包括19名研究生。与去年的398名相比增加了近2倍。
“学生下基层的热情这么高,真的有点让我们大吃一惊。报名人数大大超过了我们的估算数字。”谈到大学生下基层锻炼,贵大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就业管理科副科长甘孝琴这样说道。
随后,贵大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陆之海副主任就大学生积极下基层分析了几点原因:在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引导下,学生的就业观念得到转变,一些大学生认识到人才都“扎堆”大城市,难免造成人才资源浪费,自身才能得不到充分发挥。而且到基层“吃苦”,不仅能积累宝贵的工作经验,更能切身体会到基层的社会状况,对个人以后的长远发展很有好处。就选调生而言,取消了以往的成绩限制等,报名条件放宽了,人数自然会上升。
记者从贵州财经学院招生就业处了解到,到目前为止,该校已有307人报名参加基层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