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打工族里,“打工妹”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群体,她们在各行各业中释放着自己的能量,成功,失败,欣喜,痛苦,她们什么都经历过,品尝过。
在外打工,或许是迫于无奈,或许是她们希望在外面的世界能够寻找到最精彩的生命意义。 不论如何,跟男士相比,她们面临更多的艰难。而在困难面前,绝大多数“打工妹”以中国妇女特有的吃苦耐劳的品格,为家庭,为子女,在这个城市顽强地生活着、奋斗着。
我们既要给为社会作着贡献的“打工妹”喝彩,也要关注“打工妹”们的生存状态。不管是社会,还是家庭及亲人,都应多给她们一些理解、关爱和支持。从大企业到个体,无处不出现“打工妹”的身影。图为配钥匙的“打工妹”。记者黄建敏/摄
在市区的学校中,谁能分出哪个是城里孩子哪个是进城打工者的孩子? 记者 黄建敏/摄
为了孩子,她宁愿忍辱负重
从百色市来桂林打工的罗小妹,跟很多中国妇女一样,为了孩子,什么苦都可以吃,而且总是那么任劳任怨。
今年30岁的罗小妹虽然来自农村,她在老家时嫁了个老师,家庭说起来算很幸福。当儿子2岁时,她的丈夫离开了人世。
1997年,罗小妹来到桂林,带着孩子改嫁,跟一个不错的小伙子结婚了,又生了一个儿子。谈起在桂林打工的生活,罗小妹感叹地说:“难啊。”几年来,她和丈夫就在一个工厂的旁边摆卖肉鸡、水果、甘蔗、瓜子之类的农产品。有时候,她丈夫晚上去开“摩的”,卯客卯到凌晨两三点钟。
3月3日下午6时多,记者在一排简陋的平房门口见到罗小妹,她正在做手绣活。她告诉记者,是帮老板做的,每完成一件可得几元工钱,只能利用晚上空余时间做。罗小妹说,只要能赚钱,她都去做,能赚到一元算一元。其实,她做的活工钱都很低,收入微薄。
在罗小妹眼里,自己和丈夫是小学没有毕业的人,文化低,命运也就差。因此,夫妻两个累死累活就是一定要让两个孩子读书。平时全家吃的很简单,这么多年来,夫妻俩都不吃早点,但孩子们的早点却是少不了的。她的大儿子今年已经12岁,学习成绩不错,而且对“奥数”特别感兴趣。为了儿子的前途,她每个月要花200元左右用在大儿子的学习上,小儿子上幼儿园也要150元。夫妻俩总共收入在1000元左右,还要付200元的房租、水电费用,生活艰难可想而知。
最令罗小妹欣慰的是,她嫁了个通情达理的丈夫。她告诉记者,即使儿子能读大学,几万元的费用也难读得起。但他父亲说了,就是卖谷子也要送他读书。说到这,罗小妹笑着说:“小声点,不要给儿子听到。”
奔波他乡,身不由己。罗小妹自认为人微言轻,平时不想惹事,做人很低调。可是,有的事情就找着她来,她都忍气吞声。有几次,她儿子被城里户口的学生打,甚至头上被人拉尿,脸上被人吐口水。就是在这种受屈辱的情况下,她还是这样对儿子说:“儿子,我们是租房子住的,不比厂里的人,忍着点,更不要去惹事。”
在罗小妹窄小、零乱的家里,记者看到,剥落的墙上挂着几张她儿子的奖状。或许,这个艰难家庭的希望就落在了孩子们的身上。
为了孩子,她要留在城市
到城市里打工的人,各有各的打算。有的人纯粹是希望在城里能挣点钱,有的人不仅要挣钱,还要见见世面,求个发展。而来自阳朔县的小莫,她只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留在成里。
小莫是一个读了中专的有文化的“打工妹”,1998年,她在桂林某学校毕业后,在百货大楼站过几年柜台。后来,她结婚了,随丈夫到了一家外资企业打工。由于企业待遇不错,她和丈夫租了一套不错的房子居住。在农村生活了十几年的小莫,感觉城里的家充满了阳光。
今年30岁的小莫有一个5岁的儿子。儿子活泼、聪明、可爱。在儿子出生前,小两口的工资加起来不算薄。后来儿子出世了,她所在的企业效益也比以前差了,他们的生活变得拮据起来。尤其是丈夫走出企业做生意,亏了一些钱,儿子的费用都是按照城里的孩子的“标准”开支的,更显得囊中羞涩。
在小莫家,记者见她家冰箱、彩电样样有,门口还挂着一个装牛奶瓶的小木盒。记者开玩笑地对她说:“你们家的生活还是蛮气派的嘛。”小莫笑着回答:“哪里哪里,乡里妹要求不高,有个窝就行了。”在小莫眼里,眼前最成问题的恐怕是钱的问题了。
在采访时小莫透露,她准备在城里买一套房子。眼前住的是一房一厅,如果价格合适就买下来。本来买房子都是很平常的事,但是在小莫眼里,愿望只有一个,就是为了孩子能在城里读书。
她对记者说:“我们过去在农村读书,条件很差,教育质量更赶不上城市。虽然现在农村学校的条件改善了很多,但综合起来,还是不如城里。现在我和老公商量了一下,这辈子就这么一个孩子,该让他好好地得到教育,或许将来能出息一点。”
买房的钱从哪里来呢?一脸笑容的小莫说:“贷款呀。现在城里的人都是这样做的。”
为了孩子,她“放弃”了理想
在“打工妹”这个群体里,有很多优秀者。她们有能力、有理想。但现实与传统尚难合理,成了家的女人似乎注定要为家庭付出更多,放弃更多。
郑鸣来自桂北一个边远的农村。15年前,带着少女的梦想,她初中毕业后就自费来桂林读中专。从没有见过世面的小郑被外面精彩的世界深深吸引住了。看到在城市里的姑娘们穿的那么艳丽,活得那么潇洒,很是羡慕。从那时,她就想,自己也要像她们那样,成为城市里的“主人”。
进城读书前,父母就嘱咐她,一定要好好学习,练好本领,在城里找个好工作。朴实的小郑在学校里读书很用功,成绩在班上总是名列前茅。她学的是烹调专业,毕业后,在一个大酒店找了份工作。由于她工作兢兢业业,组织能力强,工作4年就被提拔为部门经理。工作中,她接触过各种各样的人。在有“身份”的那部分人里,她渐渐感到自己在学校里学的那点东西太少太少,不充电还真不适应不了形势,更谈不上大发展。于是,她自学大专、本科,自身素质的“含金”量高了。
在城里摸爬滚打几年,见的多了,小郑的心也大了。她不甘心一辈子在别人的碗里淘食,她要自己当老板,在事业上大干一番。可是,成了家以后,丈夫在外工作忙,锅碗瓢盆的家务大都落在她身上。特别儿子读书后,她整个就是一个相夫教子的家庭主妇了。在她看来,现在社会竞争很激烈,希望孩子能考上一所像样的大学,一个理想的专业。她的孩子自学能力差,成绩不理想,如果家长不付出,恐怕是大人家的成功,要付出孩子失败的代价。
如今,小郑辞掉了经理职务,做了一个普通的职员。记者问小郑:“小孩子的路主要是靠自己去走,你的想法是否会让你感到人生有一种缺憾?”小郑笑着说:“将来或许会有遗憾,觉得自己没有尽可能地展示自己风采。但凡事都有得有失,当然,也许若干年后,我还会重新拾起昔日的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