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一直是我国摩托车出口第一大省。据杭州海关统计,近年来,浙江省摩托车出口呈快速增长势头。但去年,这种势头减弱了,全省出口摩托车比上年下降16.7%。今年1月,浙江省摩托车出口21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又下降了14.6%。
更大的挑战接踵而来。3月1日,商务部等国家五部委联合出台了规范摩托车出口秩序的通知,规定摩托车整车生产企业上一年的摩托车整车出口额不少于50万美元,或在国内市场销售数量不少于3万辆的,才能获得今年继续出口摩托车的资格。
记者从商务部发布的《2006年度具有出口资质的摩托车整车生产企业及其授权出口经营企业目录》上看到,我省获得授权的摩托车生产企业只有28家,而获得授权出口经营企业也不超过150家。据来自杭州海关的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浙江省有摩托车出口实绩的企业448家,其中出口额在50万美元以下的企业319家,占出口企业总数的71.2%,合计出口摩托车28.5万辆。根据“出口新政”,浙江省将有七成以上的摩托车出口企业面临被兼并或转行。浙江的摩托车出口企业将面临一轮洗牌。
2005年全国共生产摩托车1800万辆,占世界总产量的“半壁江山”;出口数量超过700万辆,金额突破24亿美元,出口市场已遍及185个国家和地区。而浙江2005年出口的摩托车达407.2万辆,虽然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16.7%,但在全国出口的份额却从2004年的48.4%上升到了2005年的58.25%。也就是说,全国的摩托车出口企业越来越往浙江集中。
而随着摩托车生产原材料成本不断提高和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出口产品价格优势下降,浙江省摩托车出口企业面临的市场压力逐渐增大,行业整体规模快速扩张与企业研发能力薄弱、产品转型升级慢、出口企业平均规模偏小、竞争力不高的矛盾日益突出。出口产品缺乏自主品牌、企业无序竞争、动力滑板车认定标准不统一造成国际市场准入困难等问题,正日渐成为制约浙江省摩托车出口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海关职能部门的一位负责人认为,“出口新政”对摩托车出口第一大省浙江的冲击最大。但挑战也同时伴随着机会,为规范摩企出口秩序,国家还将出台一系列相关配套政策,扶持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品牌培育,目前浙江的摩托车企业是变则通,不变则亡。
(通讯员贾虹记者吴幼祥 杭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