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讯 (首席记者罗成友)在种植面积有限的条件下,如何实现今年的粮食增产?昨日,市农业局有关专家支出一招———水稻增窝增苗增穗。
水稻栽插密度较稀,窝、苗、穗数较少是我市水稻生产上的主要薄弱环节。 在大面积生产时,随处可见插秧1万窝以下的稻田,市有关部门估算,全市稀植面积在300万亩以上。
据市农业技术部门多年的试验,科学的稀密度应是亩栽插1.2万窝左右,亩有效穗在16万穗左右,如果每减少1万穗,粮食亩产就下降10—30公斤,在目前的栽培条件下,只有通过增窝增苗才能达到增穗的目的。
为此,我市决定把增窝增苗增穗作为一项重要技术措施来抓,在50个科技兴粮水稻示范乡镇中,每个乡镇实施2000亩,在大足、潼南、铜梁、江津、合川、秀山等6个区县(自治县、市),各实施15万亩,全市总共实施100万亩,并带动全市300万亩稀植面积的增窝增苗。
另据了解,增窝增苗技术每亩可增加有效穗1万,增产20公斤,100万亩就可增加粮食2万吨。
来源: 华龙网 2006-03-09 02: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