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京报》报道,浙江省教育厅最近提出要逐步在全省高校每个班级都设立“心理委员”,以使校方及时了解每个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委员”与“学习委员”等职务一样,将由学生担任,具体职责包括及时向老师反映同学的心理健康状况、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普及活动等等。
我完全理解学校的初衷,由于扩招、就业、学费等等压力,现在的大学生早已没有了“天之骄子”的光环,而且媒体关于大学生的报道,诸如自杀、刑事案件等负面新闻时常见诸报端。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确实应该引起校方的关注。于是“心理委员”应运而生。但是,那些心理有问题的学生,会把心里话说给“心理委员”听吗?“心理委员”凭什么“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普及活动”?而且如果“心理委员”频繁汇报,是不是“打小报告”?
现在大学生中流行这样的话:“大一呐喊,大二彷徨,大三伤逝,大四朝花夕拾”,有没有道理姑且不论,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起码要明白学生内心世界的真实想法,这样才能更正好地与学生沟通。为什么学生常感叹“郁闷”?除了个人成长上的原因外,学校的一些管理体制上的僵化也值得反思。我们的教育不太尊重个性的差异。比如说,为什么开会非要学生穿统一的校服,即使天寒地冻也不能例外?为什么非要让学生上早操?即使没有条件也得上?震惊全国的山西沁源特大车祸发生后,舆论将其与学校体育投入严重不足相联系,可人们反而忽视了,将学生赶上公路跑步,也是导致惨剧发生的直接原因之一。学校里的这些呆板的、不人性的制度为什么不能改改?
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我们应该认真关心学生的生活,而不是设“心理委员”一个简单的形式。我们无法想象,一个教条、压制个性的学校,一个乱收费的学校,一个没收学生“说不”权利的学校,能培养出富有爱心、尊严、个性的健康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