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s.sohu.com/ccc.gif) |
|
有奖评新闻
头皮撕脱、全身散架、钢筋插颅——他们随时会接触令常人晕厥甚至疯狂的伤情
他们没时间害怕,迅速判断、长时间手术、饥饿难耐走出手术室,刚吃完豆腐脑,又看到飞溅的脑浆…… 整张头皮撕脱不见、脑浆迸裂、全身散架、钢筋插颅,这些恐怖小说里才会出现的场景,对急诊外科医生来说却早已是日常教材。他们有没有害怕的时候,有没有心理上的不适症?
其实他们根本没时间害怕!各种病各种伤,只留给他们最短的时间判断。他们所怕的,只是错过时间。
医务人员是经过长期的调试过程,才习惯面对重大创伤,普通人肯定做不到。
急诊科里,常有医生安慰亲属:别着急,我们尽力抢救。亲属说:“我没事,我没事。我能挺住。”话音没落,人就晕倒躺到地上去了。
据说,这是正常的现象,因为人有一部分是自主神经,还有一部分是植物神经和迷走神经,不是主观能控制的。在遇到重大变故时,这些神经会突然紊乱,会晕厥,甚至会发疯。所以,不能强求他们镇定自若。
但是没听说过哪个医生吓晕过去的。医生就是医生,职业决定了他们的坚强。
肠子呢?肠子哪里去了!
去年10月,中山医院急诊部接来一个安溪伤员。他下午在采石场干活,一声爆炸,他被一块大石头砸中腹部,血肉模糊。因为是在山上,交通不便,到当地小医院里包扎好,就连夜送到厦门中山医院。当时已过了七八个小时,病人出现中毒性休克。
中山医院外科主任罗琪负责抢救。他翻开血肉模糊的腹腔,清创,止血。视野稍微一清晰,他就惊奇地发现,腹腔里空空荡荡,原来小肠不见了。这是他从医20多年头一回见到。小肠有5米多长,盘踞腹腔,占了五分之三的空间。
他赶紧问病人亲属:“他肠子到哪儿去了?”亲属说:“炸飞了,就掉在工地上。现在要不要回去取?”
来回就要几个小时,况且已经耽搁7个多小时了。罗琪说,在热缺血状态下,肠子离开人体2到3个小时,肠黏膜就会坏死,但还可以进行修复;如果6到8个小时,连修复的可能性都没有了。
如果当时亲属能把肠子带来就好了。
伤员的肠子只剩下10厘米。他失血很多,身体总共输进了3000毫升左右的血量。因为肠子压扁了,腹腔里的动脉也压烂了,挤在一起,血管收缩,致使血喷速度缓慢了,再加上在当地医院还经过了一番处理。所以,这个当时已经在死亡线上的病人,总算在医生的抢救下活了过来。医生暂时在体外弄了排便装置。等他身体恢复,打算给他做肠移植。否则,没有肠子,他也必将营养消耗衰竭死亡。
罗琪介绍,在所有器官移植中,肠移植是难度最大的。因为肠黏膜下面有太多的淋巴组织,淋巴越多的地方,排斥反应越强烈。
他的哥哥也已经决定给他捐献1米的肠子。但就在医院积极准备手术时,病人在广州的亲属联系好当地医院,许以减免手术费的优惠条件,把这个少见的手术挖走了。
医生提醒:
从身上掉落的任何东西,包括肠子、命根子、胳膊腿或者一根小小的指头,不管是自己或是别人发现,一定要带到医院。根据不同的情况,在几个小时内,如果重新接上,还有可能存活。最好采取一些措施,比如降温,但千万不能直接放在冰上,会造成血管坏死。
钢筋穿体,得一点一点拔
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主任王占祥说,最近送来的钢筋穿眼透背(本报报道过)的男子,不算是最厉害的。虽然在老百姓看来是恐怖之极,但他一看到片子就断定:不会死。因为没有伤到脑子的重要部位。
钢筋造成的伤害并不少见。他还见过一人,5楼掉下一根粗钢筋,从他脑部刺入,从下巴穿出,脑浆都迸溅出来。医生第一感觉是,命保不住了。没想到这人万分幸运,钢筋从掌管生命中枢的脑干边上擦过,挂破了动脉血管,但它又紧紧压住动脉伤口,让血液不能外冒。钢筋插入是一秒钟的事,可开颅后,要把钢筋拔出来,得花将近半个小时,一点一点拔,否则脑组织就会受损,且引发大出血。
第一医院急诊科主任张自立告诉记者,他碰到过一钢筋穿颅的病人。直径3厘米的钢筋,从右上腹穿进从左侧胸出来,钢筋经过肝脏隔面,到十二指肠、胃,再贴着心脏,穿破肺出来,来的时候,病人还有呼吸,血泡随着呼吸从肺往外喷。检查时才发现,腹腔内的主静脉戳烂了,紧紧粘着主动脉,如果剥离钢筋时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主动脉破裂。他体内的血基本流光了,总共输了1万多毫升的血,才把命抢回来。
医生提醒
凡是插入体内的东西,包括匕首、钢筋,都不要随便拔出来。不然会造成致命的大出血。最好能用手压着出血部位。
把散架的人重新拼装起来
张自立说,他处理过一个女伤员,就在第一医院附近的镇海路,先被卡车撞飞,再被这辆车从身上压过去。
他送到医院时,从头到脚,几乎全部散架。严重的颅脑损伤,胸部多发的肋骨折断和连枷胸(胸廓碎了,没有支撑力),胸骨已经压在肺上,呼吸困难,腹内肝脾破裂,腰椎骨折,大腿股骨头断裂,一条主动脉断裂。
一般来说,这样的病人已经失去抢救价值。
病人直接从急诊送进手术室,经过脑外科,胸外,普外,骨科等共同会诊,脑部先清血肿,再固定胸廓,做胸腔壁引流,再摘除脾脏,修复肝,再做椎盘减压,固定脊柱。
这女子当时浑身插满了管子,从头到脚,被钢架固定。结果,她不仅抢回了生命,一度出现的瘫痪症状,经过矫正和锻炼,也完全恢复了。医生说,她的最大幸运,是受伤地点离大医院很近,稍微晚几分钟,就可能因为流血过多而死亡。
张自立说,一般主动脉受伤后果非常恐怖,因为血管内的压力很大,一有伤口,血就像从水龙头里喷出,速度快,力量大,可以喷到天花板上。人体内不过才4000到5000多毫升的血,喷一两分钟就完了。
当然,碰到血管伤口粘住,血流得慢,也有可能保住性命。
外科急诊医生见证命运弄人——
小物件搅得生命血肉模糊
王占祥告诉记者,有人被西瓜刀砍一刀,正中脑门,刀子拔不出来,送进医院。吓得路人都纷纷而逃,其实他伤的主要是骨头。
有些小东西平时毫无危害,转眼变成了凶器。他接诊过一个8岁男孩,饭后拿着筷子奔跑戏耍,一摔倒,筷子从右眼戳进视神经管,再戳进脑子。筷子实际上已经断掉,但从外面看不到。筷子前端深深嵌进颅骨,根部又不外露,试着拔一下拔不动。医生就没轻易开前颅,马上改变方案,从后面开颅。脑后神经比前面少,损伤也小。可惜,他的那只眼睛没保住。
中山医院外科主任罗琪说,他收治过一个病人,是一农民,在山上劳动,收工时,把锄头先扔到下面的梯田,人再跳下来。谁知一脚踩中锄头,锄柄弹起来,刚好插进肛门,整个肛门缩进肚子里去了。还有一学生拿雨伞和同学开玩笑,结果一用力,扎到对方心脏。
中山医院神经外科接诊过一人,机器上甩下来的飞快旋转的砂轮,飞进脑子。最终也成功取出来了。还有一个病人,脑袋进了一把钩子,是从制造洁具的机器上飞来的。
还有的事故很小,有一女子,带两岁的小孩坐中巴,车窗把手掉了一个,露出两个小洞洞,小孩就把食指塞进其中的一个小洞洞。等她发现时,试着要把女儿的手指拽出来,拽不动,吓得大喊大叫,叫司机停车,又拨打120。刚拨通电话,女儿一哭,小手就收回来了。也有别的孩子碰到类似的事,小手指伸进螺丝洞里,家长过于情急,硬要把指头拽出来,结果把小孩骨头掰断。
许多医生在谈到这种意外时,更像在谈哲学或者宗教,而不像医学。生活中任何小东西都有可能成为凶器,命运无常,所以凡事要小心。
外科急诊医生的自我定位:
超越个人感受 直奔抢救方案
中山医院神经外科医生邓志鸿:我们看见脑浆是很正常的事。他说,医生是个特殊的职业,从上大学起,医院院校的学生就得经过“血淋淋”的洗礼,经受不了的,早早就退学或重新选择专业了。到临床实践,已经没什么令人震撼的画面了。
邓志鸿认为,血淋淋有时倒不要紧,反而是那些摔过后短暂昏迷又清醒的病人,这个清醒期很容易迷惑医生,就怕看不出内部的大伤害。这个清醒期连CT都会被蒙蔽。可能再过一会儿,就因为巨大的硬膜血肿毙命。如何能有效地、心细如发地诊断出病情、合理救治最重要。他们没有感受“恐怖”的时间,只需要冷静。
第一医院急诊科主任张自立:医生对待最惨烈的伤情也要冷静。这不是通过努力获得的。这是医生的职业积累养成的。尤其外科医生,接触的突发事件特别多,必须心态稳定。
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主任王占祥:医生没有心理调试期。医生是逼出来的,尤其是急救医生。外伤急救的情况复杂多变,医生第一个受到的冲击,就是在血肉模糊的外表下,根据第一眼判断伤情。这不像阑尾炎手术,做一百次还是阑尾炎。外伤部位千差万别,毫米之差就有截然不同的抢救方案。外科医生救人,需要的是速度。这种速度决定了医生必须超越个人的生命感受,直奔抢救方案。方案几乎是在脑中急速形成的,手术中还有各种变化。一个手术下来几个钟头,那时的感觉只有饿,不管是什么东西,都能吃得下,哪怕脑海中一边闪现病人的脑浆,一边还能吃得下豆腐脑。记者林小红通讯员 高树灼 陈志峰 刘罡 摄影(来源:厦门晚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