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记者黄毅辉实习记者庄志能
昨日,记者再次来到思明区工商局12315投诉台。负责接听投诉电话的女工商人员伊小锐与记者聊起了她接听消费者投诉电话时的感受。
小伊告诉记者,她接听12315投诉电话已有3年了,每天都会接到形形色色的投诉电话,有些消费者由于自己的正当消费权益受到侵害,刚好遇到商家故意拖延或置之不理,就把12315投诉电话当做“出气筒”,要求工商部门尽快处理。 而工商人员得按正常的工作程序来处理投诉,在5个工作日内给予答复。许多消费者往往不耐烦,动不动就说“如果你不处理好,我就投诉你”。有些消费者没有保留消费凭证,就去找商家当面对质,还要求工商人员立即赶到现场进行调解。她只得耐着性子向消费者解释,并告知消费者投诉的注意事项。
刚聊到这里,就有一位女消费者打进12315,称她于3月1日购买的内衣出现起毛球问题,她认为是内衣质量有问题,就穿着这件内衣去找商家理论,并表示如果工商人员赶到现场,她可以当场脱下外衣与商家对质。小伊告诉该名消费者,如果对内衣的质量存在疑问,不必穿着去找商家。工商部门已将消费者的投诉登记下来,将会尽快给予答复。
记者随后问小伊,每天接到这么多“诉苦”的电话,会不会影响到自己的情绪。小伊说,当然会,特别是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还得听别人讲烦心事,自己的情绪也会受到影响。不过,她还是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听完消费者的投诉。
“遇到有些不讲理的消费者,也得耐着性子等消费者把气发泄完。”小伊说,下班后,她会先到外面放松一下心情再回家,以免把不愉快的情绪带到家里。
友情提醒
小伊提醒,下列问题不属于工商部门的受理范围,消费者得看清了:
政府已明文规定属于其他部门管理的;不属于个人消费,例如公司财产;经营者之间的经济纠纷;个人与个人的民事纠纷;被诉方已不存在的;消费者没有消费凭据的;诈骗团伙或个人之间的诈骗。3·15每日一“案”假酒“捣乱”婚礼早报讯(记者黄毅辉通讯员宋文心)最近一两年来,商家销售假烟、假酒的现象在厦门有所抬头。一些食杂店、超市都可能存在违法销售假烟、假酒的问题。如果在婚礼上用假烟、假酒招待客人,就让新人丢尽颜面。市民苏先生就在自己的婚礼上遇上这样的倒霉事。事件
苏先生介绍,他于2005年12月10日在一酒店举行婚礼,当天向位于莲花五村龙山中路的利发隆贸易有限公司购买了15瓶“五粮液婚宴酒”,每瓶50元。可是到了婚宴上,许多宾客发现餐桌上的“五粮液婚宴酒”味道不对。苏先生立即叫来商家代表,当场封存了一瓶“五粮液婚宴酒”,于次日送交厦门市酒类专卖局鉴定,鉴定结果该瓶酒为假酒。点评
消费者在购买烟、酒时,该怎么辨别真假?工商人员指出,消费者可先看商家有无国家专卖许可证书。如对购买的烟、酒产生疑问,可以向工商局、烟草专卖局或酒类专卖局举报。消费者发现购买的为假烟、假酒时,应就地封存,再送交相关部门鉴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