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有奖评新闻
记者 蒋蓓蓓 陈钧
核心提示
城市化,是21世纪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在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我们的城市以每年十几万人甚至几十万人的速度,产生一个特殊的群体———农转非,他们为城市化进程作出了巨大贡献。如何真正让农转非人员享受城市化带来的成果,如何让他们实现稳定就业,无疑是一个漫长的系统工程,是建设和谐社会必须交出的答卷。
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纷纷把目光投向“农转非人员如何实现就业”这一焦点话题。本报记者对此进行调查,并连线北京寻求“破题之道”。调查所选择的人和、礼嘉,是过去的两个农村小镇,未来北部新区发展的核心地带。
让我们近距离观察这个群体融入城市的步履。
走出家门,不相信自己是居民 关上家门,方知自己已非农民
———城乡之间本就没那层窗户纸
招聘栏前人头攒动。记者 罗 斌 摄
工作着是美丽的———把这句话用在何成菊身上,再合适不过。
2001年4月25日,人和镇出现在北部新区的规划蓝图中。人和两万多农民的命运,也来了一个急转弯。
听说要农转非的时候,龙坝村四社村民何成菊伤伤心心哭了好几场。一没有土地,二没有技能,将来怎么办?住小区?买菜要钱,喝水要钱,甚至连上公共厕所都要钱,安置费能维持多久?
“报名上培训班嘛。不要培训费。”镇干部上门动员。
“啥子班?”她心里没动。城里好多工人都下了岗,未必哪里还有落了的便宜让我们去捡?“有啥子好学嘛,都是家务事。”
“学问大了!缝纫、打字、保洁、环卫,哪样都有。学好了我们要组织招聘。”
何成菊还是动了心。2002年,经过社区组织的再就业现场招聘会,何成菊应聘到新洁净公司,当了一名保洁员,月薪450元。
最初,她认为这做清洁的活儿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可是一到公司才知自己的想法是错的,什么样的地该用什么样的拖布清理,什么器物该用什么样的抹布擦洗,其实都有‘学问’。”不适应这一切,她又哭了一场。
不过,何成菊坚持了下去。她起早摸黑,什么活都争着干。3个月后,何成菊在公司组织的技能比赛中获得了第二名。后来,何成菊从保洁员,一路做到了保洁班长、保洁主管,月工资也上升到1200元。
现在,住在任家梁子社区天龙支路29号3单元2-1的居民何成菊,工作和生活都很开心,看上去透出一种职业女性成熟干练的美。她不仅先后推荐了25名勤劳肯干的姐妹到公司工作,还经常给人和的姐妹们上技能课,告诉她们:“干保洁不可耻,没工作才可怜。”
由于土地的整体征用,人和镇变成了人和街道。街道党委书记胡春涛介绍,征地的开始,也是另一项系统工程的开始———围绕农转非就业,街道开始实施一系列培训工程:
首先是引导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北部新区和整个重庆处在建设期,大量的城市道路及公共设施维护、公共场所保洁、物业管理、城市绿化养护等岗位源源不断产生。
其次是建立长效培训机制,不仅培训职业技能,还包括职业礼仪、职业道德。街道有一个规定,培训时要收押金,考试合格了再退还。“有时候,必要的‘强迫’是需要的,这样学习更有效果,就业也更有竞争力。”胡春涛说。
再就是推荐就业。随时掌握周边企业的用工信息,掌握每个家庭的就业情况;每个季度联系企业进行面对面交流。街道还承诺,只要不挑不拣,今天报名,明天就可推荐就业。
通过两个月的学习,“学业有成”的农转非人员会拿到两个证书,一个是毕业证书,另一个是专业技能从业资格证书。正是依靠这两个证书,农转非人员才能找到适合自己专长的单位就业。
专家点评
市社科院蒲奇军:农民变居民,一字之差,并不能代表农转非已经融入城市。进入城市初期,家庭生活的巨大压力和对未来的担忧,使得他们的思想动荡很大。农转非在得到安置后,将直接面对社会,面对市场,由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三产业,这是一个巨大的转折。因此,要使他们真正安居乐业,必须依靠政府与他们共同努力。
干的依旧是农活 感觉却是有工作
———生活的道路越拓越宽
为农转非人员提供大量就业岗位的人和“水上漂”豆花店,生意红火。
吕兴太、吕兴志两兄弟,是礼嘉镇的农转非人员。他们现在的岗位在渝北区兴隆镇广佛村。“几家亲朋好友租了175亩地,搞无公害蔬菜。”
前些天,两兄弟带着记者去地头看,这些土地被分片种上了糯玉米、黄瓜、木耳菜、丝瓜等。
在菜地旁,吕兴太为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小白菜为例,种80亩小白菜,亩产大约在1500公斤左右,一公斤小白菜在盘溪蔬菜批发市场的发价是一块钱上下,1亩地的产值大约在1500元左右。小白菜生长期短,大约50天就可以收了,1年可以种四季,1亩地一年产值少说也有5000元。按照这个数字,光种小白菜一年的产值就有40万元。
宋富平也是礼嘉镇的农转非人员,他的岗位则是在巴南区的一个农场。“2004年,农场22亩鱼塘招标承包,想搏一搏,就包了下来。”
2005年初,气候变化大,鱼又得了病,死了不少,宋富平差点落下泪来。从那以后,他认真参加培训学习养鱼、鱼病防治技术,多次登门拜访重庆有名的渔业养殖专家邱国彬。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鱼塘渐渐有了成效,年产鱼达1.5万公斤,产值30万元,利润数万元。
去年,礼嘉镇为鼓励农转非人员“以农就业”,还出台了相关奖励政策。宋富平又回家动员了一部分“农转非”老乡出来,开始琢磨办“农家乐”,到去年底,9户养鱼户承包规模达到100余亩,年产值达100多万元,还解决了好几十名农转非人员就业。
事实上,农转非人员普遍存在着“五偏一单”现象———文化偏低,年龄偏大,观念偏旧,能力偏弱,门路偏窄。此外,还存在着积极主动就业意识不强、“4050”人员难以就业等问题。“征地对农转非人员来说,是个转折点。一方面,头脑灵活的农转非人员,征地赔偿恰好为他们创业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如果补偿款项到手后坐吃山空,那么将很快陷入困境。”礼嘉镇党委书记周春雷认为,这个时候就需要政府站出来引导甚至为他们作主,帮他们拿拿主意。
“他们依然熟记耕田、种菜、喂禽、养鱼之法,为何不发挥这些特长,选择以农就业呢?”周春雷介绍说,2002年以后,由于邻近乡镇一部分青壮劳力外出打工致使一些田地荒芜,礼嘉镇就开始鼓励农转非人员租地,镇里还为此专程成立了农转非就业办。
白马村的居民古永清等在南部县罐镇租用河滩141亩养鱼取沙,汤兴国等在北碚区复兴镇双龙村租地65亩种植平菇、蔬菜,杨建国等到云南租地2000余亩,进行订单式蔬菜种植……
如今,礼嘉镇有550多位农转非人员“重操旧业”。虽然回到的是田间地头,但感觉“有工作,有盼头”。
专家点评
市社科院谢德禄:这样做至少有3个好处———第一,农民本身就熟悉种植技术,回归土地使他们更“轻车熟路”;第二,征地补偿资金可以帮助农民改善生产条件,鼓励农民回归土地对农村生产工具的升级换代有示范和促进作用;第三,可以消除农民突然失去土地的焦虑、彷徨心态。
看准的是商机 投入的是果敢
———主动融入城市化浪潮
农转非人员参加免费培训。
无意之中,人和街道的冯翔云就成了农转非人员仿效的成功“样板”。
几天前,快乐的小老板冯翔云领着记者逛了好几处北部新区的工地。在一处工地,他兴奋地指着一台挖掘机说:“看,那就是我那家伙!”
嘿,这家伙,“卡特”牌的,进口货!原来,这是冯翔云私人投资买的挖土机,一直被工程单位租用,他坐收租金。
“买一台多少钱呀?”记者问。
“2002年买的时候,30来万元。”冯翔云的回答很干脆。
“本钱回来了吗?”
“嘿嘿……不瞒你们说,每天租金至少500元。”
“呵!你这不是养了一只会下蛋的金鸡么?”
过去,冯翔云在沿海城市打工,省吃俭用也有了几万元积蓄。农转非之后,他把补偿款、存款,加上亲朋好友凑份子,总共花30万元购买了这台挖掘机。“我始终相信,政府花这么大力气建设北部新区,这个挖掘机一定派得上用场。”
冯翔云说,生意果然好得出奇,两年本钱就回来了。“现在我这台家伙已经不稀罕了,你们再看,这台斯太尔工程车,是几家人合伙买的,100多万元,租金是挖掘机的两倍以上呢……”
人和街道的居民现在有50多台斯太尔工程车、200多台挖土机,都是居民们自己或合伙买的,有的还用上了再就业小额贷款。依靠这些机器发财的农转非人员有300来户,仅租金收入就给人和的农转非人员带来了一笔不菲的收入。
冯翔云说了句大实话:以前外出打工,眼里头羡慕,心里头嘀咕,这四处务工的日子啥时是个尽头?现在,家乡的变化看得见摸得着,机遇层出不穷,以后的好日子也算得出、靠得住了。
专家点评
市社科院孙元明:善于分析并参与城市化建设的进程,并善于从中抓住机遇,这说明如今的农转非人员已开始主动融入城市之中,享受城市化成果,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是择业观念的巨大飞跃。农转非人员被聘为社区园艺工人。
与普通城市居民相比,农转非人员的“三忧”(一忧老,二忧小,三忧病)更为现实,而人和街道、礼嘉镇所采取的措施也更具针对性:
———农转非时,人和街道对男50岁以上,女45岁以上的老人,补偿费不是一发了之,而是统一作为社保基金,由政府补贴一部分,每月领取175元养老金。
———和、礼嘉的农转非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学费全免。以农转非子女为主的人和实验学校,其硬件可与任何重点中学媲美,吸引了不少优秀教师。
———人和、礼嘉建立了社区医院,设立大病救护基金,农转非人员生重病住院,可一年一次性补助1万元医药费。
有人说:农转非人员的命运有两种可能———要么被城市所认同,如鱼得水;要么走向边缘化,变成新的城市贫民。我们显然更愿意选择第一种可能。
而无论是从事服务业、农业或是经商,拓宽了农转非人员就业的渠道,他们就拥有了真正掌握自己未来命运的钥匙。
两会连线
黄席樾代表:平等“起跑”
“这是一个我们无法回避的话题。”电话那头,正在北京出席全国人代会的黄席樾代表声音沉重而坚定。
农转非———一个伴随中国城市化进程而出现的词汇,在每年的全国“两会”上都能引起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农转非人员的生存、就业状况,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再度成为炙手可热的话题。
从乡镇到街道,从农民到市民———改变称谓容易,改变农转非人员的就业观念却远非易事。黄席樾的声音中明显透着一种忧虑,“仅靠着那点补偿金过日子,有事没事打点小麻将,这不是个办法啊!”
事实上,学历偏低、掌握的技能较少等因素的客观存在,加之用人单位要求过高等主观原因,使得农转非人员在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并不占多大的“起手”。黄席樾说,政府必须为农转非人员的就业制造更为有利和宽松的环境,让他们和其他市民一样,能够在同样的“起跑线”上就业,能够同样享受到社会发展带来的成果。
对于人和街道和礼嘉镇的做法,黄席樾表示有些措施“有原创性,颇具推广价值”。“从事门槛较低的服务业也好,重拾农业‘老本行’也好,抓住城市化机遇捕捉商机也好,都是农转非人员实现就业的有效途径。”他建议,针对不同情况,政府应采取区别对待、逐步解决的原则,制定出帮助农转非人员尽快实现就业的具体措施,加大职业技能的培训力度,推动他们逐步融入到城市之中来。
黄席樾认为,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和农转非人员都应树立起“多就业少救济”的观念,彻底破除一切有碍于公平就业的体制障碍,尽快建立一个公平统一的劳动就业市场。实习生许静
陈万志委员:三招“造血”
“失地补偿、修建安置房、提供就业岗位……”对于政府对农转非人员的帮助,在渝全国政协委员陈万志如数家珍。“但是,这还远远不够”,陈万志话锋一转,失地农民中绝大部分文化程度低,年龄偏大,就业难度大,如果解决不好他们的生存问题,将导致相当一部分农民转化为城市贫民。
大量的实证调查显示,纯粹的经济补偿,简单的“输血”,难以恢复农民失地以前的收入和生活水平。陈万志建议输入“造血”机制:
第一招:降贷款门槛享下岗工税费
要建立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提供相关优惠政策。如提供就业信息,建立就业联系渠道,还可在贷款、税收、场地等方面对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失地农民提供优惠政策。金融部门应适当放宽信贷条件,降低贷款门槛。农转非人员如申请个体工商经营,在一定年限内享受城镇下岗工人的税费待遇。
第二招:部分土地出让金用于就业培训
应建立健全农转非人员再就业培训机制。在劳动就业方面给予就业指导、组织劳务输出,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能。政府可拿出部分土地出让金专门用于农转非人员的定期再就业培训。
第三招:部分土地返回发展集体经济
多方面探索农转非人员创业的新路子。如集体创业,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是农转非人员就业的重要途径,国家征用土地时,应在规划区内留出一定数量土地返回给集体,由集体经济组织开发、经营,安置农转非人员就业,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和产业。记者张炜玮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重庆日报记者 卢越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