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郑州3月10日(记者宋振远顾立林)朱和平去世的消息震惊了郑州城,2月7日,4000多名干部群众闻讯赶到殡仪馆,为这位52岁的垃圾清运工送行。
人们痛悼她,怀念她,是因为她终生都在传递着爱,诠释着爱的真谛——对岗位的爱,对他人的爱,对生活的爱……
记者登上朱和平生前开过的垃圾清运车,沿着她走了30多年的清洁路,体味她一生的酸甜苦辣……
她清运的垃圾相当于近百列火车的运量
每天清晨三四点钟,朱和平就从郑州裴昌庙街的家中骑车40分钟赶到垃圾清运公司,只要没有病倒,刮风下雪也不中断。 女儿张媛幼年时,早上醒来常常发现自己睡在单位的传达室里……
垃圾中转站的气味呛得人透不过气来。司机靳冬生掉泪:这么脏和臭的环境,可和平每天都是上班最早的。她干活玩命,大男人都赶不上!
与朱和平共事20多年的王玉庭痛惜:和平就是太要强,太不把自己当回事……一般情况下,女司机40岁以后再开垃圾车,从心理到生理都会不适应,特别是垃圾场颠簸得厉害,连男司机都受不了。长期超负荷工作,就是铁人也会累垮。
朱和平18岁就当上了垃圾清运工。豆蔻年华的大姑娘,拉着架子车,摇着手铃,走街串巷收垃圾,因为不好意思常用草帽遮住面孔。但日子长了,街坊们一声声亲切的“大姐”,老人为她端出的甜甜西瓜,在她心中逐渐转化成一种情感,最终升华为30多年不变的“环卫情结”。她把手铃越摇越响。
被选为郑州市人大代表后,和平把“手铃”摇到了人大会场,为维护环卫工人的权益奔走呼吁。在她的努力下,有关部门为环卫工人提高了补贴,为垃圾中转站添置了新车辆和吊装设备;她领衔提出议案,将每年的10月26日定为郑州“环卫工人节”。同事许留兰激动地说:“和平大姐让环卫工人获得了全社会的尊重。社会上崇拜这星那星,她才是我最崇拜的‘星’。”
和平所在的管城区市政局副局长李华说:30多年来,从拉架子车,到开三轮车、小四轮,再到开东风汽车,和平清运的垃圾,相当于近百列火车的运量,行车里程超过100万公里,相当于绕行地球25圈!
传递爱的使者
听到朱和平去世的消息,四肢残疾的李宝山挣扎着要从轮椅上站起,当意识到自己根本起不来时,他喃喃自语:“和平大姐,您没走,您是去出差吧?”
李宝山因重度残疾已40年未出过家门,是和平领头创办的“爱心热线”圆了他的梦。她带头捐款1000元,为10名重残患者购置了轮椅,还带人推着大伙一起逛公园、看市容……这些天,李宝山强烈要求参加“爱心热线”的工作,他说:“大姐走了,我得做点什么。”
和平生前是“爱心热线”的支柱。
男孩郭梓严自小父母失踪,与奶奶相依为命,靠吃低保过日子,因没办理户口上不了学。奶奶打电话向热线求助,和平马上掏出2000元替梓严补办了户口,还联系到区国税局承包了孩子今后的学费。
英模任长霞去世后,“爱心热线”接过了长霞生前照顾的孤儿刘春雨。和平给春雨买衣服、买鞋、买书包,视同己出,春雨管她叫“妈妈”。她还发动热线的志愿者捐款设立了刘春雨基金。
没人能准确统计和平捐过多少钱,仅大家知道的就有2万多元,超过她一年的收入!就在她去世前的腊月二十七,还让女儿给生活困难的同事王庆荣送去200元钱,在两年前王庆荣丈夫患癌症治疗时,和平也曾送去过7500元。
无法想像,帮起别人十分大方的和平,一双20元的皮鞋能穿多年,衣服基本上是在地摊上“淘”的。女儿张媛说:“妈妈怕冷,前年就看中一件220元的红色羽绒服,直到今年春节前才舍得买,临终前只穿过一次。她最昂贵的一件衣服是参加‘十六大’时定做的,才三四百元,她说只有重要场合才能穿。”张媛考上大学的那年,为了凑足学费,和平退掉了自己那份健康保险。
爱是可以传递的。和平的好友霍豫闽说:“大姐永远都是乐呵呵的。她快乐,是因为别人快乐。她把自己的热心、爱心,传递给了每一个她帮助过的人。感受过她爱的人,又学会了去爱别人。”短短两年时间,“爱心热线”已发展志愿者4000余人,接听电话、心理疏导近万人,走访困难群众2000多户,协助安排就业680多人!
荣誉对她来说不是包袱而是动力
一个清洁工感动了中原大地,“优秀城市美容师”“三八红旗手”、市人大代表、全国劳模、党的十六大代表……荣誉接踵而至,人们称她为“当代时传祥”。
“妈妈有那么多荣誉,可从没拿来为自己换取好处。她做梦都想让女儿住好房子,却在只有40平方米的旧房里呆了十多年,每次单位调房都让给别人!没有暖气,没有天然气,每次换液化气罐都是自己扛上楼。那天看她累倒在楼梯口,我哭了。”女儿张媛一谈起妈妈就泪流满面。
“她是名人,却没有名人架子,她靠人格力量感染着每一个人。在她眼里,荣誉只是动力,不是包袱。”好友霍豫闽说。
徒弟小周有一次违章被交警抓住,要罚款200元,想让身为公安执法监督员的和平跟交警说说情,“没想到师傅却自掏腰包代交了罚款,只说了句:车是自己的形象,谁都没权利搞特殊!”小周说,这话他记了14年,开车再没违过章,更没出过安全事故。
邻居王富英说起和平就老泪纵横:病了,和平总是随便找个小诊所医治,问她为何不去看公费医疗,她只是一笑:“我这点小病,不需要花国家的钱。”
心里只有别人的朱和平从不把自己的健康当回事,这次生病,她还认为只是患了普通肝炎。但她错了——她得的是慢性重症肝炎,已到晚期,从住院到病逝,只有短短一个月时间。曾为她治疗的医生张兵兵说,如果她的病能早些发现、早些治疗,不至于这么严重。河南省总工会生产保障部副部长郝正身也说,和平英年早逝,与平时工作紧张、精神压力大、生活不规律有很大关系。
“如果人有下辈子,我还做您的女儿”
1月4日,病情加重的朱和平被迫住进医院。她每天要输液十几瓶,双手双脚全是针眼,可她从不喊痛,她对女儿说:“我最多是肝癌,没什么可怕的,凭着意志肯定能挺过去。”她与女儿相约,病好后到海南去看大海。
病情恶化后,和平终于在腊月二十七给好友李志平与霍豫闽打电话,说想见她们。蜡黄的脸、无神的眼、肿胀的身体,她的样子让姐妹们心如刀绞。大年初二,和平开始肝昏迷。女儿哭着求医生:“我有很多话还没跟妈妈说完,让妈妈醒过来吧!”李志平跪在医生面前,声泪俱下地恳求医生救救和平。
正月初三下午和平苏醒了。女儿紧紧抱住她:“妈妈,如果人有下辈子,我还做您的女儿。”泪水从和平肿胀的眼里迸出:“中。”三天后,她再也没有醒来……
元宵之夜,女儿将包好的饺子放在朱和平遗像前,泣不成声:
“妈妈,我曾抱怨过您,抱怨您上夜班时给我准备的永远是方便面、火腿肠,让我至今最烦吃这些东西。爸爸曾多次要您调换岗位,但您说就喜欢当清洁工。十多年前爸爸无奈和您离婚时,我心里曾经恨过您。有一次我大喊大叫,说您不是我的亲妈妈。您猛然一怔,扭过了脸。当时我看见您流泪了,女儿一定使您伤透了心。”
“妈妈,原谅我吧,女儿那时不懂事。您放心吧,我已长大成人,懂得了您一生付出的真正价值。”
张媛最大的遗憾是没能帮妈妈实现“看看大海”的夙愿。她说,妈妈没见过大海,却一直怀着对大海的向往。如果天堂里有人来人往,相信人们一定会带妈妈去看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