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有奖评新闻
本报记者探访蒲艳艳家乡,蒲家人含泪回忆陈幼人
文/本报见习记者戴焱淼
湘西,这是山的世界。山里孩子之中有的人已经走出大山,侗族姑娘蒲艳艳就是其中一位。帮助她走出山门的,正是几千里之外的上海普通干警陈幼人。“陈叔叔曾经对我说,他很想来我们山里看看,这个愿望他永远没法实现了。”走在不到20厘米宽的山间小道上,蒲艳艳对记者说,声音很轻,伴随着雪峰山的呼呼风声。
从陈幼人在上海的住处,一直到蒲艳艳在湖南芷江县梨溪口乡龙井冲村的家,要坐27个小时火车,再坐2个小时的城际班车,再坐1个小时的乡间小巴,再坐30分钟的船,再走1个多小时的山路。这条路,陈幼人盼了11年也没走成。
“比亲戚还要亲”
杨梅桂,蒲艳艳的母亲,有一件事让她始终无法释怀。“11年来,我们家始终没能帮上小陈家任何一点忙,直到他离去也没能报恩。”杨梅桂的眼里闪着泪花。这个家庭由苗族男子蒲祖金、侗族妇女杨梅桂和一对女儿艳艳、敏敏组成。蒲祖金常年在外地的建筑工地上打工,记者没能在他们家的小木楼里见到他。
早在四年前,蒲家就得知陈幼人身体不好,“我们寄了一些钱过去,结果他添了一百多块后又寄了回来。”陈幼人家里去年动迁前购置新房,蒲家寄了1000块到上海,也很快被退了回去,还补寄了其他一些物品。“到后来我们才知道他家里条件也不好,却没想到他能这样竭尽全力帮助我们家。”母女三人将陈幼人11年里寄来的物品全摆到了记者面前,台灯、相机、收音机、书包、十几套衣裤、几十本学习资料、一双凉鞋一双球鞋,甚至还有一把梳子……
“小陈简直比亲戚还要亲,”杨梅桂边整理衣服边对记者说,“非常细心,他给艳艳买的衣服比我们买的还要合身。”有一条裙子和一条裤子蒲艳艳至今还没有穿过,“当时太喜欢了,就把它们珍藏起来了,本想有机会穿给陈叔叔看……”母女俩都陷入了沉默。
“全村人都感激他”
蒲艳艳家所住的小木楼是典型的湘西山区民舍,坐北朝南,屋前有四方天井,进门堂屋,两边厢房。“龙井冲村由一个个这样的院子组成,全村有600多人,”记者在进山途中碰到了村支部书记成昌梧。得知“上海好心人”病逝的消息后,成昌梧很吃惊,“就是那个一直帮助蒲家的上海人?!”他停顿了一下之后告诉记者,村里交通、通讯都不发达,人们还不知道这个消息,“我们都知道他帮了村里最听话的孩子,培养出村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金凤凰,我们都很感激他。”
当记者和当地媒体同行抵达蒲家的时候,邻里四舍早已拉开了迎接的阵势。邻居蒲先德早已在灶台前忙碌,“听说上海有人来,我以为是小陈,还特意准备了一份没放辣椒的腊肉。”当村支书告诉他小陈病逝的消息,他放下手中的锅铲,“怎么会这样!他可是一个大好人!”
73岁的奶奶彭银竹还没开口就已经老泪纵横,“送我们艳艳读书,他太呷亏(湖南方言,意为费劲)了……”74岁的爷爷蒲士董在旁边抽烟,低声地说:“艳艳和我们全家都要好好报答他,报答所有的好心人。”
“让这个故事传下去”
在蒲艳艳第一次看到陈幼人来信的村小学教室里,51岁的民办教师张儒银向记者回忆了11年前的情景。“当时的来信是我念给艳艳听的,从字里行间我就看出他是一个很有责任感的人。”
让张儒银最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帮助竟然持续了11年,直到他离去。”校长、班主任、任课教师兼于一身的张儒银在村小学里当了30年老师,“前前后后共有20多个学生受到外界的捐助,但都逐渐断了联系,只有陈先生一直坚持到最后。”这个村小学现在只有18个学生,只开设了一、二年级的课程,再大一点的孩子就要到10里山路加8里水路外的乡希望小学去上课,那所学校的名称是“上海东方明珠希望小学”,建于1995年,现有500多学生。
张儒银说:“我要把这个好人、这段故事讲给我所有的学生听,我要让这个故事一个年级一个年级地传下去,让他们知道山外的叔叔在关心着山里的孩子,在帮助他们走出大山。”
(本报湖南芷江3月10日专电)
蒲艳艳和妈妈将陈幼人11年来所寄物品都整理了出来,她用身后满墙的奖状告慰着陈叔叔。
本报见习记者 戴焱淼摄 | |
|